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既要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化学的理论知识,也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初中进行化学实验考试的要求。然而在实际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有关化学实验的教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实验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记忆许多细节,因此如何将趣味的化学实验融入到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经验较为欠缺,导致趣味教学在应用的过程当中较难展开。因此,教师必须要在结合先进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加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加促进趣味化学实验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完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趣味化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展开的难点
1.1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评价机制,仍然是一考定终身。初中教学过程当中的理论知识仍然占据了中考中的一大部分。针对这种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传授化学的理论知识上,而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仍然占了一小部分。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大多数也只是由老师进行操作学生在下面记录实验的具体步骤,进一步引导学生记忆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具体反应。而学生们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实验操作当中去,也很难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大多数都是通过教师引导一步步思考,这样教学的结果是不利于学生的化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这也违背了化学实验课程设置的意义,将其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理论课程。这种类型的教学课程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严重降低,也降低了化学实验课程的意义和效果。
1.2 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由于大多数的化学物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危害性,比如腐蚀性。而初中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会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因此他们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实验过程中,一部分初中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将一些不知名的化学物质混合或燃烧,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基于以上因素考虑,许多教师会不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一般采用学生远距离观看的方式进行,虽然这样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安全,但实际上没有办法使学生体会到实验的趣味性,也没法给学生形成明显的记忆点,降低了实验课程设置的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也正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也会将学习的中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对于自己动手能力低,且枯燥乏味的实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更加降低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1.3 教师缺乏对趣味化学实验的了解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也会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一些教师会降低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课程的次数,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发展。并且在许多化学教师的认知当中,他们并未真正的认识到趣味化学实验应用的重要性,并且由于自身的实际经验不足,导致了趣味教学实验无法充分发挥到其真正的作用,甚至于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加不利于实现趣味教学效果的开展。
2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2.1 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合理的沟通和交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增加化学实验过程当中的趣味性。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果使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趣味化学实验当中,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积极参加实验的行为予以鼓励,并且引领学生去突破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提高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最后在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解答。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对于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营造一中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化学带给人们的好处。
2.2 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如果化学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一些课本上固有的理论知识,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增加一定的压力,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运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得学生在进行趣味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轻松的理解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点,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3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3.1 设置学生动手环节,激励学生思考
目前,由于在化学课本当中对于实验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改,不仅使得化学实验的内容更加严谨科学,而且还为此增加了许多趣味。因此,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提升自己对于实验课堂趣味性的认识,尽可能多的设置学生动手的环节,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当然开展化学实验的前提应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师应该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学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对不当使用化学物品所产生的危害要对学生一一讲明,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应该创新实验的方法,给学生带来实验的乐趣。比如在制作氧气的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其次在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相应的问题和知识,使学生自己分析制作氧气的理念和方式,再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的缺点进行点评,对优点和创新的方法进行及时的鼓励,并在对实验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步骤以及实验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危险一一进行分析,鼓励同学自己动手进行氧气制作实验的过程,这样的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3.2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以学生为主体
将趣味化学实验融入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提高实验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一步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这个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化学实验的内容,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进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时,教师应该重点讲解的实验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操作的内容,进一步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的人身安全。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将浓硫酸滴在不同的物品之上,比如纸张,铅笔等等,并且进一步观察他实际产生的效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知识的认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趣味化学实验融入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展仍然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只有化学教师在改变自身教学理念并且逐步使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将化学的体验内容融入到教学的过程当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在不断结合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最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龙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26):75.
[2]张媛.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6):137.
[3]匡麗花.初中化学趣味课堂构建[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