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周树涛

370225197109090016

摘要: 筑工程将会在前期投入60%-70%的建设项目中购买建材。建筑材料的投资在建筑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质量的好坏也是决定项目安全的重要因素。在采购过程中,若不重视建材的质量,将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并引起安全事故。其结果,不但会对建筑企业的信誉造成损害,而且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害。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极大的减少建筑工程的资金和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选择;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2.15718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选材上要投入60%~70%的资金,从侧面反映了施工质量和建材的密切联系。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控制不严格、材料选用不当等诸多问题,使得施工材料的选择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1.提高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性

有关资料显示,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动摇的正面作用。在微观上,建筑工程的质量通过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建筑材料的消耗量占总成本的20%~25%。机械成本为3%-5%。施工材料在施工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并在采购时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其达到施工要求。如果施工方不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那么在后期的施工中就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工程的竣工验收。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除了选用优质的施工材料外,还应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既可以极大地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建设项目的质量,从而提升建设单位的社会信誉,使建设单位在行业内与其它施工单位进行竞争。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能力,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2.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方案问题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施工方案。施工前若没有制订周全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工程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拖慢工程进度。施工前做好相应的方案,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施工方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拟定施工方案前要对现场实际情况作出考察和评估,制订更加合理的方案,使更多的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优化配置。

2.2.选择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具有规模大且涉及项目多的特点,为了能够让材料与更多的项目相匹配,要求涉及的材料种类更加丰富。根据调查,施工单位一般是由多个人共同管理和控制材料的采购,但这种情况很大可能会因信息无法及时流通而被打破,出现采购数量存在差错、材料质量低于预期或者采购价格高于预期等问题,进而产生安全质量事故,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原本规划的采购成本被消耗。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做到信息的及时互通,使材料选择上出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避免因为材料选择而出现质量问题,从根本上避免采购成本的浪费,同时拒绝采购劣质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3.库存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管理者一般都会将重点首先放在对材料的安全管理上,其次便是对材料的成本管理,这就导致容易忽视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及未来的可持续性。施工结束后,大多数企业都会因为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而忽略材料剩余的情况,虽然非核心问题,但会导致建筑材料被直接浪费。因此,施工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库存问题,严格把控材料的采购量,从根本上降低施工成本投入,减少采购材料而耗费的资金,使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从次要角度出发,若能合理控制材料的库存量,则能够避免出现材料丢失、材料在存放过程中生锈或者材料因为氧化而变质等问题,不仅能够使建筑材料的质量得到保障,还能够降低成本损耗,保障工程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开展。

3.材料管理优化策略

3.1.精确管理材料库存与需求,做好信息管理

相关人员采购建筑材料后,一般会将材料存放到施工企业的仓库中。如果采购数量过大,就会出现项目资金大量损耗的问题,对施工项目的后续开展有着消极的影响。一些材料本身的保存条件十分苛刻,加之材料在存放过程中会出现损毁等状况,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施工企业应将更加科技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引入施工管理。在采购材料后,管理人员要将材料一一记录并直接入库,对数量、规格等进行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如果材料有入库或出库的情况,那么管理人员也应对领取人员的姓名、领取材料的数量、材料的相关规格等进行记录,并在其归还材料后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出现结余应及时放入库中。

3.2.注重材料采购的科学性,加强部门间沟通

施工初期,材料管理部门在管理材料时应做到统一规划,规划过后应和施工项目各环节的负责人进行沟通,确保材料的使用情况能够被所有管理人员所熟知。选购材料时,材料采购人员可以根据厂家是否具有完备的证件材料来判断是否购买,经销商亦是如此。这就需要材料采购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也可以邀请相关项目的技术人员陪同一起前往采购,从而使各项因素得到强化,最终合理控制质量管理,使材料采购更加科学化。

3.3.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并完善管理制度

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应加强材料采购部门及质量控制部门的合作,让企业的材料管理权掌握在单一部门手中,并确立管理制度。应落实建筑材料采购时需要遵守的质量管理制度、采购后需要遵守报销制度和库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并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因为制度不明确导致的其他问题。在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时要相应地设立奖惩机制,将激励政策落实到部门,这样能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参与管理过程。另外,在施工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监督和管理工程的质量也是管理者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是需要管理者重视企业健全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原因。

3.4.加强人才培养,做到专人专事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那么在施工期间所投入的成本将会降低9%~15%,而施工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将会降低62%。为了确保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最小化,施工企业必须安排更多的专业人才负责材料管理,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其中包含对材料质量控制的相关培训以及如何对库存进行管理的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管理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在与同行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另外,改善项目的质量也是为了确保市民在施工完成后不会因其自身的安全问题而受到威胁。施工单位对采购的施工材料质量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注重建材与工程项目的需求,这对于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和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建筑企业要加强质量管理,为社会做出贡献,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张书巧.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1,(04):88-90.

[2]陈晨.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择及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20,(04):116-117.

[3]胥生明.建筑施工中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