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刍议

杨薇 石晓飞 闫晓锋 徐伟 任俊辉 刘斌 赵祎平

航空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710077

摘要: 斯旺于1860年发明并运用了碳纤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运用碳纤维的人。爱迪生后来制作了一种用竹子做成的碳纤维,它能照明45小时。美国、日本、英国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展了碳纤维的研究工作。日本于1972年开始使用碳纤维,美国则使用碳纤维。一九九二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出高强度碳纤维。从那时起,碳纤维将朝着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方向发展。目前,碳纤维被广泛地用于建筑、航天、汽车等领域。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及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19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碳纤维材料的特性简介

碳纤维是一种类似于人造石墨的碳纤维。碳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碳纤维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轻的重量,其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5~2g,占钢的四分之一,但是它的抗拉强度却是钢铁的7-9倍,它的优异的比强度使得它在高品质的环境中被广泛使用。同时,其化学性能优异,耐腐蚀、耐疲劳、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在金属和非金属间也有良好的导电性。此外,还具有抗油、抗辐射、抗辐射、吸收有毒气体、减慢中子等功能。

二、碳纤维材料的种类及其发展

(一)PAN基碳纤维

以PAN为基础的碳纤维通过纺丝、预氧、碳化等工序生产。PAN基碳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质、耐高温、耐腐蚀、耐压、抗弯曲等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目前,以PAN为原料的碳纤维仍占主导地位。PAN基的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汽车,高速列车等陆路运输,船舶,码头,海洋设施,体育,娱乐,电子,基建,造纸,纺织,医疗器械,化工,冶金,石油,机械等行业。

(二)以粘胶为基础的碳素

粘胶纤维是由纤维组成,经脱水、热解、碳化得到的。粘胶基碳纤维的导热系数很低,其三维石墨结构存在缺陷;石墨颗粒具有良好的耐烧蚀、绝缘和热防护性能,这是一种良好的耐烧蚀、绝缘和热防护材料。粘胶基碳纤维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纤维或棉绒,它可以作为良好的环保和医疗保健材料。但粘胶基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长,工艺要求严格,不适合批量生产,而且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粘胶基炭纤维的整体性能比PAN基炭纤维要差,因此,从60年代开始,其生产能力不断萎缩,目前其生产总量仅占世界碳纤维总量的1%。

(三)基于沥青的碳纤维

以沥青为基础的碳纤维是通过精制,纺丝,预氧化,碳化和石墨化而制成的。以沥青为基材的碳纤维,其成本较PAN为原料,但因其工艺复杂,其生产成本较高。此外,沥青基的碳纤维由于其抗压强度低、后续加工能力不如PAN基炭纤维,因此在生产规模和应用领域上存在着一些限制。但由于其优良的传热、导电、热膨胀等特性,在军事、太空等领域具有独特的用途。

(四)酚醛树脂

酚醛基碳纤维在阻燃、绝缘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温度低,碳化率高,手感柔软。酚醛基碳纤维用于造纸原料,耐腐蚀电线,制造耐热、化学、毒、尘等特殊产品。

三、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将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与其它基体材料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结构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等综合性能最好的特性。在强度、刚度、重量、疲劳性能等方面,对耐高温、化学稳定性有很大的优势。CFRP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热机械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建材、耐高温、耐腐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基体的力学性质、表面性质、纤维与接触面的性质密切相关,而纤维的性质、表面性质等都对复合材料的粘附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高强度,高模量。CFRP的密度仅为钢的1/5,钛的1/3,其质量比铝合金、玻璃纤维要轻,所以其强度(强度/密度)是高强度钢、超硬铝、钛合金的4倍,而玻璃钢的2倍;其模数(模/密度)为其3倍以上。此外,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一定的耐疲劳能力。在静载荷作用下,CFRP连续进行105次,在承受90%极限应力的情况下,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只有50%。由于其优异的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已被广泛地用于航空、汽车、航天等领域。美国空军F系列飞机采用了许多碳纤维来减轻其重量。宝马将碳纤维材料用于汽车。从能量角度看,风机叶片的强度要高,密度要小,所以选用树脂型碳纤维是最理想的选择。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金属化及其应用

因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都是在高温下成形,因此要求其耐高温。在纤维增强材料中,不能选用耐热性能较差的玻璃纤维或有机纤维,应选用硼、碳化硅、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等作为主要原料。通常使用铝、镁、钛以及特定的合金。碳纤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增强材料,它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高温、耐高温、耐水、耐高温等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建材。通常情况下,树脂基复合材料只能在350℃以下使用。近几年,各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在350~1200℃之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纤维,以金属为基材的复合材料。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核心技术是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防止碳纤维损伤,使其整体性能下降。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由于其高强度、高温、机械性能、耐磨损、热传导等性能,成为当今高温结构材料研究的热点。CMC-Cf以碳化硅、碳化硅、微晶玻璃、多层复合复合材料为主。采用碳纤维作为增强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和机械性能。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很差,温度超过400℃时,它就会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性能大幅下降,综合性能下降,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这使得CMC-Cf的氧化问题成为限制条件。瓶颈改善了性能和适用范围。

四、碳纤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国家经济形势

我国早在6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碳纤维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又进行了高强度碳纤维的研制。安徽华皖碳纤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引进了年产500吨、年PAN(东丽T300)200吨/年的PAN,并取得了较快的产业化发展。从那时起,许多大公司都开始参与到碳纤维制造的行列。我国碳纤技术从2000年开始逐渐转向技术多元化,抛弃了传统的硝酸制取技术,转而采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湿法制浆。国产的T300和T700碳纤维中,有几种是国产的,可以和国际上的同类产品相比。2009年,由于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滞后、发展缓慢的现状,大量的生产企业和投资基地的增多,使得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目前的碳纤维生产能力(特别是高端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远远落后于世界,目前的碳纤维产能只占世界碳纤维总量的0.4%,而且大多数碳纤维产品仍是依靠进口,要在国内生产,尚需一定的时间。2008年十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年产1000吨碳纤维生产线顺利投产,2009年生产能力达到550吨,产量和销售量位居国内第一,有效解决了国内碳纤维的紧缺问题;2008年,在威海长兴纤维有限公司引入了年产1000吨碳纤维的新工艺,并顺利投产。然而,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碳纤维产业却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生产规模到高端品种,都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国际局势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碳纤维的需求迅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碳纤维危机。由于碳纤维危机的出现,国内的碳纤维生产商都在扩大生产规模,以缓解当前的市场压力。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导致了对碳纤维的需求下滑。尤其是在2009年经济陷入低谷之际,很多碳纤维制造商都推迟了甚至放慢了发展计划。但自从2010年以来,全球的碳纤维市场在金融危机得到缓和后,已经开始快速恢复。由于需求旺盛,碳纤维市场恢复了活力,因此总体上,其需求仍在增加。目前,世界上每年的碳纤维产量已经达到40000多吨,随着使用领域的扩展,它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据相关人士预测,全球碳纤维的需求将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8年将达到100,000吨。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商有日本东丽公司,东邦公司,三菱公司,美国公司HEXCEL,ZOLTEK,ALDILA,德国SGL西格里集团,韩国泰光工业。

(三)前景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飞机、运输等行业的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的大规模使用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技术垄断,目前全球仅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拥有碳纤维材料的企业,而其他国家则没有太多的研究。其次,它的用途有限。碳纤维虽然物理、化学性能、弹性和强度都很高,但是在很多工业领域对其性能的要求很低,仅限于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最后就是碳纤维的价格了,因为碳纤维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而且用途也变得更狭窄,想要普及,就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生产技术,才能降低成本。另外,碳纤维原材料能耗高,排放高,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云峰,孙宏杰,李仲平航天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及其应用[J].宇航材料工艺.2016,46(4).1-7.

[2]马绪强,苏正涛.民用航空发动机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进展[J].材料工程.2020,48(10).48-59.

[3]罗云烽,姚佳楠.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21,64(16).93-102

[4]:齐姝婧,韩勇锡,李梦涵,张瑞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及预测[J]化学工业,2021.39(2)33-35.

[5]樊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学工业.2019,374.1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