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林芳欢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2700

摘要: 在对卓越绩效模式(Empirical Performance Model,简称 EPC)和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某核电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为例,探讨了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企业建立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某核电企业实际,对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得到了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可,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卓越绩效模式;财务报告;风险管理
DOI:10.12721/ccn.2024.15782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0引言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其质量关系到企业形象和价值。近年来,我国财政部先后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准则规范,不断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管理,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其中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例如: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质量问题突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着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虚增利润、调节利润的现象;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着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企业和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因此,深入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EPC与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关系

财务报告风险管理是指以风险为导向,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财务报告风险的过程,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卓越绩效模式(EPC)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关注企业的发展,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旨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目标。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控制财务报告各项风险,以达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 EPC理念指导下,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管理理念和方法,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务报告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财务报告风险是指由于会计政策和程序选择不当,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人为因素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发生错误或遗漏的可能性。财务报告风险包括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环境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变化、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内部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由于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环境风险都是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应当涵盖这两方面的内容,即将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环境风险纳入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机制。

3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提高战略维度

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的管理活动,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告风险,并根据结果调整企业的战略和经营活动。企业应将战略目标分解到经营过程、职能和产品层面,并通过建立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战略目标与企业的绩效表现进行连接。将通过制定有效的战略和目标来整合风险管理流程。同时,制定了针对风险管理的计划来提高组织对风险的反应能力。

3.2优化组织维度

组织维度是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基础,也是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关键。组织维度主要从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度、职责、资源和能力等方面来考虑。具体来说,一是明确责任划分,将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职责与部门职责相结合,实现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职责的充分发挥;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制度,将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三是强化资源保障,配备适当的财务人员及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资源保障能力;四是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培训、对标、交流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综合业务能力。

3.3扩大资源维度

资源维度主要涉及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这也是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最大的不同。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各种人员,如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他们是企业开展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主力军。在考虑卓越绩效模式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也离不开财力资源的支持,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产品特点、所处行业、竞争对手等情况合理配置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控制,确保资金运用安全合理。此外,还应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3.4深化过程维度

过程维度是指财务报告风险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环节。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识别和分析财务报告风险。首先,应识别和分析财务报告中的各类风险,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质量风险、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经营和投资活动风险、内部经营管理质量风险等。其次,要分析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财务报告风险。最后,在识别和分析财务报告中潜在的各类风险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即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识别出的各类财务报告风险,应当根据其影响程度及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应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补救三个方面。(3)监控并改进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4 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某核电企业在推行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增加了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这一内容,通过制定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规划,将卓越绩效模式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始终。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在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该核电企业初步建立了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该企业在加强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1)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促进了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2)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通过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该核电企业在财务报告风险识别、分析、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经营业绩和综合竞争力。(3)员工对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认同感逐渐增强。

5结语

本文将卓越绩效模式应用于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建立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某核电企业的实际,对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卓越绩效模式应用于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全面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吴辉.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1(7):28-29.

[2]李艳红.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8):175-176.

[3]郭磊,毕鹏翔.卓越绩效模式理论与应用研究[J].时代经贸,2023,2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