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中生面对升入高中的巨大压力,很多教师都会安排家庭作业。但是作业多了,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吗?许多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越来越少,睡眠时间也越来越晚,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认真反思学生在布置作业时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能更好地安排作业。
一、初中化学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此的关注不够
当前,很多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安排并不重视,有一种误解,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作业,都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选择题目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干涉。而在讲题的过程中,也只是大致的讲解过程,并没有具体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事实上,做题就是要把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而知识的运用也是一门学科知识,如果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变得很慢。
(二)讲解不够详尽
因为化学是一门综合素质的学科,所以学生的学习速度都比较慢,而很多教师为了加速教学进度,都会在讲授的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授的时间,让学生下课后自己去想,这和写作业的目的是不符的。而在化学做题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外,还要具备理解、判断能力等等。在使用知识的时候,要了解各种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指导,让学生建立一个基础的解题思路,而这些步骤,在实际的教学中是没有的。
(三)层次不够清晰
许多时候,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真实状况,以求节省时间。学生的成绩自然是有差别的,如果作业难度过大,基础较弱的学生很难做出来,这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加明显;如果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那么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去做了,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变得很慢。
二、双减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本的作业有助于巩固知识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能把各式各样的问题混合起来,而要像教学过程那样,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而课外作业也是如此,先把简单的问题解决掉,然后再去解决更难的问题,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一旦遇到难题,就会失去继续研究下去的动力,甚至会让学生对化学课程失去兴趣。比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比较简单的原子组成的化学公式默写出来。在深入理解物质的化学结构后,让学生去理解更复杂的化学成分。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作业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知识融会贯通。而设计作业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这样才能让学生继续对化学问题感兴趣。而化学是一个包含了大量实验的科目,让学生进行实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些常见的元素时,可以安排学生做以下的练习:让学生拿一张纸和一根铜棒,把纸条绕在铜棒上,然后用火柴点燃,再进行观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铜棒上的纸条没有迅速燃烧,由于铜的导热性能很好,所以铜条上的纸条没有被点燃。通过一些相似的、有趣的实验,既能增强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又能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
根据课程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一般而言,化学作业的设计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第一层次是基础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并由每位学生共同参与;第二层次为扩展型作业,其目标是把基本技能转移到相似的题目或难度相对较小的综合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索欲望和创造力,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第三层次为挑战型作业,这种作业更具探索性、综合性,旨在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化学问题,挖掘自己的潜力,而不会在完成了前面两项任务后,陷入没有题可以完成的情况。其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灵活的作业,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近期的发展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比如,在开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档案、问卷调查、测验等方法,将学生分为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并与学生讨论是否公开等级,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四)拓展作业提高理解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进行等级划分,在常规作业之后添加扩展内容,使一般的题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而扩展内容可以使某些优等生更上一层楼,让全体学生稳步提升。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与此有关的活动:写一篇有关污水治理的文章,或是制造一种简单的净水设备。通过这种拓展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作业评价的多元化模式
以往的作业评价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工作任务繁重,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进行灵活的调整,以使其达到最佳的作业评价。比如,采用生生互评,成绩好的学生对中等学生进行评价,中等学生对学困生进行评价,并形成6-8个人的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此外,还有师生互评的方法,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也可以抽查一部分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化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快乐。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地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作业完成效率,初中化学教师就必须创新作业设计策略,研究“双减”政策的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落实。因此,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作业的设计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叶兰,王丹. 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 中学化学,2019(2):4.
[2]酆欢.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践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15):8.
[3]吴大挺,许丽施.自主分层作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5):88-91.
[4]骆印.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J].新教育,2020(35):50.
[5]周子文.初中化学教学中个性化作业的设计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