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王悦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实验小学,614500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高效地进行知识学习运用,提升学习实效性。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此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段;计算能力;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低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计算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大脑发育迅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习惯和思维方式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和能力发展。因此,本文旨在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深远。首先,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低段阶段,通过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形成扎实的计算基础,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其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思维方式,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提升智力水平。同时,通过解决计算问题,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而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计算游戏教学

喜欢游戏不仅是学生的天性,更是他们探索世界、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完全可以巧妙地将各种游戏元素融入其中,让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计算教学的形式,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以“两位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团队竞赛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大组,每个大组再细分为三个小组。游戏开始时,第一小组的两名成员分别在纸条上写下一个随机的两位数,然后传递给第二小组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再将结果传递给第三小组进行检查。如果计算结果正确,第三小组就打钩;如果错误,就打叉并要求重新计算。每个大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计算任务,最后以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为标准,评选出获胜的小组。这样的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巧妙地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家庭场景、校园生活,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象化、生动化。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模拟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商品和价格,让学生根据购物清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通过模拟真实的购物过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计算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可以让学生计算家里一周的开销、统计班级同学的年龄等。这些生活实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计算学习中。通过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有些数学知识相对抽象,理解难度偏高,为促进学生高效理解知识,并实现对知识的运用,教师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动学生在互助交流中提高学习效果,有效锻炼计算能力。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策划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都能形成互补。这样,小组内既有能够引领大家思考的优秀生,也有能够活跃气氛、带动大家积极参与的活泼生,整个小组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接下来,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乘法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编写乘法口诀、解决乘法应用题,或者是进行一些有趣的乘法游戏。通过这些任务,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展开深入的讨论、合作与交流。他们可以共同探讨乘法的规律和技巧,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小组间进行乘法计算比赛时,学生们会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全力以赴,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分享优秀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解题方法。当然,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也要注意引导和监控。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和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发散思维、增强逻辑能力、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教师要尊重和重视小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更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旺录.浅析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2,(12):109-111.

[2]罗艳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2022,(4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