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食品理化检验和微量元素检验均能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认同感。相关检验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严格督促检验人员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检验方法进行操作,遵照样品检验要求设置检验环境、相关仪器和设备等,科学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进行食品安全质量控制,高度重视样品滴定、绘制样品检测曲线等的标准化,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结果准确度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食品安全性。食品种类在增多的同时,食品安全隐患也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因素。此外,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有些食品加工商降低了食品质量标准,或者存在造假现象,使得食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食品理化检验工作是食品进入流通市场前的一道重要检测门槛。因此,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结果准确度,有助于将存在质量隐患或者安全隐患的产品及时筛查出来,进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性。其次,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与社会稳定。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具有繁杂性,会涉及诸多工序。且最终的检验结果精准性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作为检验检测人员,要不断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精准度,保证流通市场内食品的安全性,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与社会稳定性。
2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样本分析质量的控制力度
针对样本的检验分析环节,相关人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样品的理化反应结果实施科学有效的分析,以此来确保理化检验结果的精准性。首先,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检验所涉及的仪器及试剂等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将检验结果误差控制在最低,确保检测数据在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其次,应有效规避外界因素的干扰,以此来确保检测相关数据的精准性。再次,相关人员还应对检验结果加强控制,充分落实检测数据的记录及审核工作,同时还要确保理化检验结果的规范性,针对涉及检验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反复核对,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最后,工作人员还应加强对数据的审核控制力度,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审核工作。
2.2仪器设备和试剂的选择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检验设备和试剂,设备选择的适合与否会对检验工作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需要对检验仪器设备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明确其量程和灵敏度能满足检验的要求,并且还要对设备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只有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确保检验结果客观真实;其次,在操作检验仪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能立即进行更换维修,为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最后,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仪等设备,这就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上述设备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控,进而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并且还能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失误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2.3前期基础质量控制
在前期基础质量控制过程中,进行食品理化检验时主要完成样品采集和制备工作,并设定具体的检验环境、检验设备参数等。首先,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质量,并按照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在采集后对其进行合理保存,确保检验成分处于最佳测定状态。其次,整理样品检验环境。在正式检测前,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条例科学布置实验环境,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度、温度以及湿度满足理化检测要求。再次,落实实验设备准备工作。相关检验人员应按照食品理化检验的要求和标准,精准选择符合标准的实验设备,保证检验设备完好且满足检测需求,为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基本保障。此外,相关检测人员还应规范清洁试管、烧杯等实验工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消毒过程,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规范性。最后,制备实验试剂。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精准把握水和试剂的配比,按照具体配比标准进行实验试剂的制备。
2.4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实验数据更加接近与真实值,需要在检验中对检测的程序、步骤及检验样品进行仔细处理。在记录检验数据的过程中,要对小数位进行有效的控制。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规范性,检验人员就要对实验环境、设备以及材料等干扰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其对检验结果造成过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对于检验数据,还要与技术人员进行复查核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2.5加强食品检测人员培养力度
首先,食品检验检测单位要制定出健全的人才选聘方案。在选聘环节,应全面考察应聘者的检测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等,以此选择出综合素养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其次,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技能培训。检验检测单位要积极组织技能培训,不断丰富检测人员的检测知识,并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先进性。
结语
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相关检验部门应严格把关食品安全检测流程,不断优化与完善食品质量检测方法,充分发挥食品理化检验和微量元素检验方法的实用性价值,将食品安全风险抑制在可控范围内。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可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从前期基础质量控制、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进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海.食品理化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A4):185,202.
[2]李岩.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7(9):44-45.
[3]容家杨.食品理化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食品,2019(2):55-56.
[4]曾媛.食品理化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