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具有难度性的学科,不仅包含有较多的知识内容,而且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学生要想学好生物课程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口头传授,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讲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枯燥而乏味,课堂的学习氛围往往比较沉闷,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生物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依照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开展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创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
一、探究性学习简述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指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参与到学科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当中。简单来说,探究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技能、思维模式,对问题进行探索性解决的过程。在探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起现代的教学理念,依照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起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教学方式的调整和优化,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教育,促使探究性学习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主体性在当今的教育中,学生是主要的教育对象,各项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当今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探究式学习是紧紧围绕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大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探索学习方式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索问题的答案。2、探究性学生通过对课本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要想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性的探究学习,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探究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代表着学习的方式、态度和追求的价值等。
二、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
生物知识本来枯燥无味,但有了实验的教学与学习,能让单一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谈到实验,在操作以前要有专业化的实验室,而且实验室的设备要力求齐全。目前,高中生物的学习面临的实验困难,主要体现在实验的条件方面不够完善,相对而言,空间相对较小,实验设备较少,且不是很全面,这是很多学校在实验生物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实验条件的不足,很多的实验因为设备不全,基础条件差,使得一些实验不能顺利的实施,对于教师良好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种阻碍。还有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生物实验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能是利用语言来完成讲解,关于实验的原理操作,学生就无从理解,对整体教学质量非常不利,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生物教学的实际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三、探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生活情境的合理化设置
探究性学习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下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探究这种学习形式,主要是将以往知识学习的形式加以改变,采用较为科学化的方法来学习。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学时,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设置教学的情境,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适合的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引入进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并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比如,生物教师在讲解细菌知识的过程中,可先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好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新课程的内容融入进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
提到探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生物实验。在生物的学习当中,只凭借理论的讲解,学习的效果、教学的质量会很有限,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生物实验论证,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动手直接来参与,全面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实验步骤,实验的具体操作会产生学习的良好体验。比如,教师讲解温度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先让学生利用单因素变量做个实验,再告诉学生实验的具体方法,还有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化分组,之后开始实验。实验中,教师还要观察学生在实验方面有哪些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学生面临生物学习困难,教师可有效引导学生研究实验的样本,并且依据实验的样本,自主设计生物实验的相关内容。学生运用自己亲自设计的实验,呈现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是预期想要的,也有可能在实验中失败,对于学生探究性心理的成长都有益处。若是实验成功以后,教师应该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不断总结实验的丰富经验。若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失败,可重新设计实验内容,发现实验有难度时要及时请求教师的帮助。
(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应用
在新的发展时期,高中生物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深刻认知探究学习的优势,并积极将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讲,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的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加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探究性学习,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提升探究性学习的实际效果。所以,作为生物教师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自主学习占据主体地位。
结束语:高中生物学习中探究性学习发挥的作用是多样化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生物知识、内化生物知识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志玲.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案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2]顾勇,邵雪君.基于探究性学习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