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曹约秀

四川省隆昌市普润镇中心学校,642158

摘要: 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普遍不高,要想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必须注重学生的基本特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探究合适的教育指导方法。因此,教师应发挥好引导作用,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创建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普遍较低,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也制约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一、优化教学理念,增强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计算水平不高,不但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对错,还会影响后期的学习,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学习兴趣逐渐丧失。为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灌输式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教师的指导工作需遵循适当性原则,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计算技巧,灵活完成计算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培养,可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增强学习体验感,从而深入感受和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这样可以弥补学生认知能力差的缺陷。在小学生缺乏认识的情况下,情境教学法能使课堂上的知识更加形象地呈现出来,更加适合其认识水平。在开展情境教学之前,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情境能够与学生的发展规律相契合。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与学生交流以及参考学生之前的学习成果等多种方式,来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偏好。了解学生的兴趣不仅有助于教师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加强口算训练活动,重视常规计算规律的记忆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计算训练的频率与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诸多零碎时间开展多样化的口算训练活动,并且总结其中的运算规律,逐步提高计算的效率。此外,任何复杂的数学计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加强口算训练。口算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多样化的口算训练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前口算训练、课堂口算训练和课后口算训练,并且明确提出相应的数量要求和时间要求,并且定期检查学生的口算情况,确保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监督和管理,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训练。具体的任务如下:第一,课前口算训练任务。学生需要在每天的数学课上课之前设计出不少于八道数学口算题,然后和同桌交换,共同开展习题训练活动。第二,课堂口算训练任务。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学生,让学生解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口算训练。对正达率较高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表扬,而对多次口算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督促学生开展更多的课下训练活动,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第三,课后口算训练任务。完成教师在课堂上所发布的数学课后作业,并对部分数学习题进行口算式的检验,总结当天所学习的数学运算法则和计算规律。通过课前、课上和课后三种环境的口算训练,相信会提高学生的口算质量,同时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

三、注重习惯培养,推动能力提升

在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注重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还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知识点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推动其计算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确保课堂讲解清晰明了,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记录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计算打下基础。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授小数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可以让学生比较小数和整数在表示数值上的异同,或者探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细致审题的习惯。在计算过程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涉及小数的计算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计算要求。例如,要注意区分小数点的位置,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优先级等。通过培养细致审题的习惯,学生可以避免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计算失误。最后,要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对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知识点,学生需要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定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计算能力培养工作,提高学生计算素养,是确保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条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挖掘各种有效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指导,促进学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建丽.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3(9):59-60.

[2]叶欣.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190-1192.

[3]杨合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考试周刊,2021(97):109-111.

[4]林春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路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