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与实践

许怀权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实验初级中学,472500

摘要: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对他们的创新方式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意识
DOI:10.12721/ccn.2023.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在数学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首先,它能够激发初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专心地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对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另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进行训练,对提高初中生的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数学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提升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策略,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和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优质地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综合性。它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初中数学各个模块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学习图形、表格和图像等一组数学表达形式,使他们对初中数学的整体认知得以建立;第二是初中数学与其它课程相互关联,互为依托,通过指导他们把初中数学和其它课程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处理其它课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2.开放性: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征,并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发展需要,它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可以是在学校,也可以是在外面,第二是在内容上,如实验法、调查法等,可以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具体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同学们可以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也可以单独进行活动。

3.自主性。在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独立思考,深入探究,这是一种自主性的表现。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在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恰当的指导,但不能大包大揽,限制学生的主观思维。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他们的学习主题,选择他们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他们的自主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思考。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以数学为基础,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必须要依托立足于本学科的教材知识和能力培养,来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只有在充分的重视数学学科的教育特征的前提下,才能使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有意义、更有效率。

例如,老师可以按照各种情景进行教学,让同学们从课堂上走出来,到家庭、田间、小区等实际的生活中去。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情景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可以进行一场以“知名的数学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到图书馆里,寻找与数学家有关的资料,并自己动手做有关数学家的课件。在进行课件的创作时,必须要有团队协作,要有团队意识,要有明确的角色和分工,才能顺利地完成实践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们了解牛顿,高斯,祖冲之等人,并在他们身上体会到他们身上的那种独特的精神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设定目标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性和生活性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因此,在制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实践内容时,要把课堂上的具体情况以及所处的地域条件等都纳入到自己的考量之中,确保了自己的教育成果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一些中学,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学校制订了特殊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标准,并要求老师根据所制订的内容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看上去,似乎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为规范化,但是,它已经违背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意,在这样的方式下,老师带着学生们仅仅是通过复制别人的经历来进行实践,而不是通过对别人的经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主动的探究,这样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不可能对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在自主的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育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发现式”学习。不管是由自己独立发现,还是由老师引导发现,都要积极参与,深入探究,最终达成目的。在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设计。在课堂上,要注重运用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追问等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并指导他们进行探索。让同学们深入参与到研究中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在课堂中,老师不仅要起到起到一定的指导效果,还要能够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他们的思想展开一定的启迪,引导他们面对操作任务进行观察、研究,寻找,启发他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能够完全地体验到自己才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感受到实践的艰辛,以及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让他们感觉到了自我的价值与劳动的价值。

(四)转变评价观念与机制,升华创新目标

(1)创建学生自己的活动档案。老师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成长档案,其中记载了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每次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后,都会让学生在档案中及时地记录活动的经历,并对自己的活动心得和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2)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鼓励的意见。当学生在原来的水平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时,要给予赞扬。采取老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将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为未来的创新实践添加了更大的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最具活力的课程,他的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开发性强。如果我们能够多方思考,合理挖掘资源,明确活动目标,精心组织,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115-115

[2]马红艳.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导报,2020.12(9):150-150

[3]蔡珠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

[4]桑丽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

[5]司瑞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甘肃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