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而之前引入的“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理论亦是如此。其理论注重于将学生学习时间任务进行大反转的安排,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重心和决定权在于学生而不是教师[1]。翻转课堂理论应该在现教育改革推动下,不断的适应新的教育教学,不断提高理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优化中学课堂教学提供自己更大的力量。
因此,要提升翻转课堂的有效性,我们应该从学生、教师两手抓,从学生课前到课中及课后表现出发,从教师录制视频到课程教学及课后辅导等重要环节着手去抓落实、严测评。
一、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堂内外进行多次学习巩固
1、借助教育视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提供适当的教育视频,尽可能将视频编排的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渐进性,适时地增添一些趣味和故事性情节。这些教育视频最好是教师自己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复习有目的的进行录制和准备。让学生可以科学迅速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以便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新知识可以进行简单的吸收和大脑编排,将教育视频发挥一个比较好的作用。
2、参与小组讨论,内化知识结构
在自主学习后,学生对该课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在正式课堂上,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问题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内讨论,各抒己见,一定要在讨论中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意见,最后选出各组代表阐述观点,全班共同学习,不断去让学生全程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后由教师总结并深化知识结构作出补充。让学生多次重复性深化知识,把先前的经验及旧知识网络重新进行学习建构。这样可以不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3、练习课后题,积累巩固知识
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练习巩固。课后题是基础的,也是经典的。因此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教材中及教材后的思考题和小栏目,将课本的知识搞懂再进一步做一些拓展题,所选择的拓展题最好是有创新性的,可以锻炼学生能力的题目。尤其像生活应用题或者实际解决困难的常识性问题会锻炼学生各种理性思维,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去解决和处理。这样就可以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不仅复习巩固课堂知识,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二、以教师为主导,从教师素养出发进行全面跟进
1、端正学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
进行翻转课堂时,需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较好的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而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上已经让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故我们要不断进行转变并且在课堂上去给予学生更大的权利和自由,相信学生,百分百的信任他们。应端正教师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其适应多样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丰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学校应该积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指领作用,去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同时去指引学生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
2、考虑学生差异,提升学习水平
学生的性格、学习情况和自学能力都有所差异,在授课以及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调整教育视频的内容,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加强学生课前学习。与此同时,在课堂上也应根据知识本身的一些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一点改变和调整。在作业布置包括知识性的课后提问都应该进行一定的设计和编排再实施。有利于对不同水平和有差异学生的提高和鼓励。在生活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内向、学习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娱乐活动中,学生自主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3、丰富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顺序方式可以是多变灵活的。更多的教育模式会丰富教学活动和教育过程。一成不变的“模式”会僵化和公式化教育教学,固化教育思维。教师应避免“公式化的套用”,要让教学过程有灵活性。但是,必须在合适的课程中去选取合适教学模式,不是套用,不是强搬。学习什么知识选取什么课型,锻炼教师,与此同时也锻炼也学生的接受新事物和新方法的能力。例如学习核酸时,我们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的模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需要进行翻转,要看授课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是否契合,从而再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只有丰富或多样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才能给学生更好的课堂学习真体验。 4、教师反思总结,提升个人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反思和总结是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必要条件。新教育理念和新教育模式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总结自身不足,也要求教师能提出一些关于新理念新模式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只有正确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逐步加强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储备,才能录制出优质的、满足教学和学生需要的教育视频。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在面对个性、多变的翻转课堂,教师要根据翻转课堂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加以分析,从而推动翻转课堂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翻转课堂中需要比较专业的视频制作、在线下与学生进行密切互动、课后得要及时考察等,这些方面会加大了教师日常的工作任务量。因此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有好的个人素养和更高的人生追求及奉献精神,不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5、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实现科学评价
在翻转课堂的鲜明特点下,其拥有多个考核教学成效的环节,需要更完备的考核体系和标准。因此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提高“翻转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对学生来说,需从课前学习情况,视频中问题解决情况,课堂讨论情况,学生间的评价,学生自评以及课后测验情况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评价,采取一些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的形式,使评价体系更科学更真实[2]。对教师评价需从视频资料的优劣,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有效性,教师与学生进行的线下互动时间与效果,教学形式被学生接受的程度等方面进行。对于教师的评价也需要多重环节把关。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能够较为真实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态度、行为及学习成果,并且逐步突显出翻转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的成效,也能够看到教师在翻转课堂上所做出的成效或不足。
三、结语
翻转课堂已经在我国进行了广泛使用,但其实施的有效性还得依靠于一线教师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才能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学校要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对象进行多次多环节评价。一线教师也得要把握好翻转课堂的每个环节。不仅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对于层次水平不同的学生,还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要借助学习视频做好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如此才能让生物课堂做到真正有效的“翻转”。
参考文献:
[1]黄国庆.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95):171-172.
[2]陈璟.基于混合式学习的xMOOC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的应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150-154.
第一作者:王欢(1994—),女,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渭北中学生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