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戴京杰 卞舒琦 付少杰 范凤华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思考。通过分析当前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思政教育的策略和建议,包括提高重视程度、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强化教师培训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同时,本文也阐述了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包括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最后,对未来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的思考和展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护理专业;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思考
DOI:10.12721/ccn.2024.157113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思政体系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JGZY20220081)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护理专业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素质和法律素养,加强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的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当前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未来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1投入精力稍显不足

一些学校和教师在伦理与法律课程的思政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尚显不足。他们或许更倾向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相对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思政教育资源,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学内容略显单一

伦理与法律课程的教材内容在某些方面略显单调。虽然理论知识是基础,但过多的理论阐述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如何将实际案例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入教材,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教学方法略显陈旧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略显陈旧。虽然传统的讲授方式有其优点,但对于思政教育而言,互动和实践环节同样重要。如果能够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实践环节尚不充足

实践环节的缺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伦理与法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重视实践环节的安排和组织,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二、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1提高重视程度

学校和教师应该更加重视伦理与法律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在伦理与法律课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结合课程内容,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法律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的思政建设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提高重视程度、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强化教师培训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策略,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丰富教材内容

在护理专业中,为了加强伦理与法律课程的思政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除了以上提到的策略,还需要在教材方面进行改进和丰富。在教材中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伦理与法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引入实践操作内容,包括模拟法庭、医疗纠纷处理等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其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虽然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很重要,但理论知识同样不可忽视。在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要确保教材中涵盖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深入阐述。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思政教育元素:在教材中增加思政教育元素,如名人名言、职业道德故事等。这些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3创新教学方法

在护理专业中,为了加强伦理与法律课程的思政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伦理与法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加强实践环节

在护理专业中,加强实践环节是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医疗纠纷处理等,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其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计划应该包括实践活动的目的、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参与人员、评价标准等,以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在模拟法庭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扮演不同角色、如何运用法律程序和法律条文等。在医疗纠纷处理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疗纠纷的处理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践评价机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三、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建议分析

1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

在护理专业中,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是加强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应该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包括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法规、医学人文素养等相关的思政教育课程。同时,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2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资源是加强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校教师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写适合的教材。教材应该包括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法规、医学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关注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收集和整理真实的护理伦理和法律案例,建立案例库。案例库应该包括经典案例、最新案例和地方特色案例等,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创新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建立评价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思政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结束语

在护理专业中,伦理与法律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思政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萌,李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大学,2023,(30):99-102.

[2]骆莲莲,姜雪.“法律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外语与翻译,2023,30(03):80-85.

[3]李凌君.创新高校法律专业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