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食品检测流程中重点环节分析与管理实践

王佳音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摘要: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强烈的重视。在我国,建立多重而有效的食品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势在必行,并将完善可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中落地,使得人民享用的食品更加安全。本文主要对食品检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检测中的样品收集、接收以及检测等环节,意在确保食品检测的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 食品检测流程;重点环节;管理
DOI:10.12721/ccn.2021.1570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的生产销售越来越丰富,各种食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一些质量不好的食品也出现在市场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速食品进入市场,一些食品制造者为了自身利益,使用了地沟油、毒生姜、增白剂、增味剂、防腐剂等,如果超标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食品生产流通还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全面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做好安全质量控制,才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一、食品检测中的重点环节

1、样品的采集环节

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待采集食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待分析样品),样品采集过程的正确与否,是检验工作成败的关键。尽管一系列检验仪器、工作流程非常精密、准确,但如果采集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食品的组成成分,则其检验结果也将毫无价值,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样品采集是一个困难且需要非常谨慎的操作过程,在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检验样品,对样品进行检验的结果用来说明整批食品的性状,同时判定合格与否,因此必须要遵守一定的采样规则,要掌握适当的方法,使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且要防止在采样过程中,造成某种成分的损失或外来成分的污染。采样必须要遵守2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测食品的组分,质量和卫生状况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待检测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检测食品各方面的特性。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在整批食品的各个部位进行采集,应使物料的各个部分都有被抽到的机会。第二,要进行准确的采样,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样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并保证检验及留样所需要的样品数量。

2、样品的接收环节

样品从业务管理科室流转到检验科室,检验人员需要认真检查样品包装、封签、标识等是否清楚完好;是否有正确、清晰的状态标识;核实样品类别是否正确;核实样品数量、样

品信息(品种名称、类别、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和SC号,抽样编号、检品唯一性编号,特别注意样品类别、执行标准、等级与工艺说明等)与抽样单是否一致;注意检验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有异常需要及时与抽样科室和业务管理科沟通。

3、样品的制备环节

正确的样品制备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基础。在对采集来的样品进行检验时,因为样品不能全部用于检验,因此还需要从样品中选择少量的样品进行检验,这就需要制备检验样品。在食品分析中,由于食品或食品原料种类繁多,组成复杂,且组分之间往往又以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常对直接分析带来干扰。虽然现在的食品加工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食品添加剂等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同时食品结构差异也会导致被检测的成分在同一样品中分布不均匀等现象,为了克服和消除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在制备样品时就要使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以保证样品的各部分组成均匀一致,这样制备出的样品才能充分代表整体样品的特性。在样品制备之前,要准确地掌握待测产品的相关标准和实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样品的不同检测项目,采用相应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所需样品。样品的制备是一个简单的机械加工过程,主要是将样品粉碎、混匀,我们常用的样品制备工具有刀、剪刀、粉碎机等,要根据具体样品的性状和检测项目来选择样品的均匀化处理工具。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热量产生,热量过高会引起许多化学反应,如水分的散失、易挥发成分的溢散、蛋白质的变性、维生素类的分解等,因此要控制这些理化指标的变化,就要降低热量的产生,能切剁的样品尽量采用切剁形式,不能切剁的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时要保证热量可以及时散发,如可采用干冰冷冻粉碎机对进行易挥发检测项目的样品进行冷冻粉碎。在制样过程中还要注意制样器具的干燥清洁,每用完一次都要及时进行清洗,并擦拭干净,防止外来杂质的带入及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在完成食品样品的初级制备后,要对样品的取样部位、待检项目、相关制备方法、取样量、制备量以及保存条件、制样人、制样日期等进行相关的记录。

二、加强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的具体方式

1、完善食品监测制度

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只有通过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针对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探索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形成标准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发扬群众监督的力量,鼓励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报;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人员的管理体系建设,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2、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设备

要不断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全面提高检测效果。通过技术完善、技术优化、理念转变,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检测的差距,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

测质量。当前,日益增多的食品技术越来越多,要不断增加投入,创新技术检测形式,全面满足食品安全检测需求,应对更加复杂的食品技术,全面保证食品安全。要不断创新理念,加强新理念的推广,通过理论指导,全面创新驱动食品检验工作发展。

3、制定合理的食品检验流程

样品通常具有唯一的编号和标识,需要根据检验计划进行样品制备,并完成对样品的二次编号。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时,按照项目分别进行处理,开展分析实验,合理记录实验原始记录,并对食品检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编制食品检验报告。

三、结束语

通过对食品检测流程中的样品采集、样品接收、样品制备等重点环节进行分析,详细探讨了在质量可控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地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做好样品检测的前期工作,才能为后期的检测实验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提高检测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有效的、真实的检测数据,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把好关。

参考文献:

[1]裴小茜.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24):67.

[2]郭玮.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20(23):64.

[3]朱琳娜,周晓萍,曹英华,等.食品检测流程中重点环节分析与管理实践[J].分析仪器,202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