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初中学习阶段,会接触一些新课程,初中物理便是其中一门。初中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实践为前提的自然科学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知识点如果不让学生亲身体验,其过程就很难深入理解。学生毕业后,如果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要再学习,面对新知识,只有那些掌握自主学习本领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成为落伍者。因此可得到,教师在学生学习时期,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作用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物理教学对于刚接触的初中学生来说,可能还是有些难度的,物理学科主要是希望学生可以探索生活中的奥秘。在传统模式下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讲授理论知识,并没有启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和调整,现阶段物理课堂上也出现了许多符合学生该阶段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对于学生初中物理的学习效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可能很难专注地进行探索,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肯定的,故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自主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一)认真规划,做好自学引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应认真规划,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进度,做好自学内容的分配,制定明确的自学目标,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引,提高学生自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以保证学生的自学质量.一方面,为学生积极准备自学资料,详细编制导学案,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并设计相关的自学训练试题,要求学生在自学中进行训练,以加深学生对自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注重收集和录制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视频中为学生详细讲解学习的难点,使其准确记忆物理概念的同时,更能深刻理解,品质的把握物理知识本质.
声现象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单元.考虑到该部分知识中难点知识较少,因此可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导学案中为学生明确以下自主学习目标: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掌握声音的特性以及决定因素;了解声音的应用以及噪声的防治.同时考虑到学生自学中可能不会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专门录制了相关的教学视频,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观看.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生掌握了声音不同特性的决定因素,其中音调主要是由声音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主要由振幅以及和声源之间的距离决定;因色则由发生体本身决定.
授课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编制了详细的导学案,而且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教学视频,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指引.结果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尤其通过教学视频为学生重点讲解了易混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扫清了学习活动中的障碍,保证了自主学习活动质量.
(二)设计教学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对一具有些探究性的物理问题设置相关的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打造学习情境,留下疑问,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也可进行讨论或寻求教师帮助,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并对部分错误思路进行引导或对其想法进行指导。
例如,在讲解“汽化和液化”时,教师上课时,带一小瓶的酒精,课时让所有同学在手背上擦拭一些,感受一下汽化时是否吸热,观察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让学生讨论并定义什么是汽化。课后留下与本课有关的思考问题,例如,试析汽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并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相同的现象来证明,学生在课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验体会,努力寻找答案,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督促反思,弥补自学不足
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反思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中的不足,加以针对性的弥补,因此授课中应督促学生做好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反思.一方面,反思自主学习活动中应用的优秀方法,如记忆物理概念时采用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可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反思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不足,认真分析原因,是物理知识本身难度较大,难以理解,还是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当.针对自身问题,应注重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及时改掉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不良习惯,促进自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密度一节中学生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常规方法,即通过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通过计算或采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从而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当学生自主学习浮力知识后,却发现一些试题仅给出一个直径较大的量筒以及水的密度,要求学生测量某漂浮物体的密度.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授课中鼓励学生认真反思,思考怎样建立物体质量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最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测量漂浮物体密度的方法,即,利用其排开水的重力间接的测量出漂浮物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的论点论述,物理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讲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肩负起责任。也要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相互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去让学生自己分析、实践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树东.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89.
[2]王小龙.基于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38—139.
[3] 朱新荣.基于“异质合作、问题导学”模式培养初中物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J].西藏教育,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