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与优化施工技术

陈永添

华睿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云浮分公司,527300

摘要: 良好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并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本文首先讨论了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然后针对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以及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施工过程展开不断的完善,以便不断提升工程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施工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09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技术与工程现场的管理,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提升工程的效率。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可以稳步推动施工的进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推动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展开。

一、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有时间跨度较大的特点,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需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做好施工的计划与组织,确保施工能够按照计划展开,从而提升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避免工程因相关因素受到的影响。现场管理的内容较多,较为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4个大类:(1)施工计划与组织。制定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确定不同的工作任务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各项资源,确保工程按照计划顺利展开,保证工程的实施。(2)质量管理。根据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各项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展开。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1]。(3)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优化,确保现场物流运转流畅的同时,避免施工现场混乱对施工安全、施工秩序带来的不良影响。(4)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展开的第一要务,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较高的风险,在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展开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督促或者通过培训教育,提升出入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展开。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并在标准化的施工中,提升施工的效率、安全水平。建筑工程使用的施工技术较多、较为复杂,不同的施工技术,其的管理要求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要针对相关的技术,合理展开施工技术方案的研究,并通过监督与控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落实施工技术要求,提升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要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从而在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混凝土材料的用量,以便于提升施工效益。而展开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间隔、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然后进行相应的振捣、抹平、养护等管理。通过规范化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提升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2]

二、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体系

完善的现场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展开。首先,根据现场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操作规范的基础上,还需要明确现场管理工作的目标,确保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合理、明确。同时,还需要针对各项管理流程建立工作指导书,以便于明确具体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例如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明确施工场地的规划方式。根据交通路线、场地信息合理划分施工区、生活区、设备存放区、材料堆放区等,并明确每个区域的负责人,做好场地清洁、环境管理。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标准进行明确。并建立质量控制计划,监督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计划、规范展开施工。同时还需要明确质量问题的反馈处理机制,以便于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进行快速及时的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3]。此外,还需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明确各项规定、管理责任的同时,还需要做好事故预防与安全培训工作,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能够佩戴安全用具,并训练现场人员应急处置突发事件,保证现场的安全可靠。最后,建立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外部审计的方式,对现场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工程的展开现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以便于满足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

(二)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

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是影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提升和是否落实施工管理规范的关键因素。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使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才能使施工人员更好的应对建筑工程实施的复杂性,避免不规范操作对工程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展开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管理、施工技术、技术规范等必要的知识。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参观和实习,亲身体验项目的施工过程,并积累实践操作经验。其次,需要及时展开工程技术交底,确保各分项工程能够及时传达技术管理规范,使施工人员能够重点关注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细节。例如隐蔽工程、材料质量等。利用一系列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要求,并掌握施工的重点,从而保证工程的有效展开。

(三)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详细的施工计划可以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管理的可控性,从而提升现场管理的水平。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施工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个施工任务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要求。并建立工程项目的关键里程碑节点,通过确定重要的工序、关键结构的时间节点,对工程现场进行有序、有目的的管理。然后基于施工任务进行工期计算和预测,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控性。其次,以分解后的施工任务为标准,确定各个施工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相应的施工工序,确保各项施工任务能够准确连接。例如混凝土施工,需要在钢筋绑扎、钢筋笼下放完成后,进行匀速、缓慢的混凝土浇筑。保证关联施工任务按照顺序连接并协调展开,从而提升施工质量和效果[4]。此外,还需要对施工任务进行里程碑监督和调整,跟踪项目的具体展开情况,并及时调整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施工计划顺利展开。

(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和方式。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并为现场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在展开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使用物联网设备、大数据技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收集现场管理的各项信息,为现场管理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例如将施工图纸导入到BIM模型中,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展开情况,实时更新BIM模型,使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动态了解工程的展开现状,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快速的处理。

三、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措施

(一)强化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的会审,对于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明确施工任务的质量管理重心有积极的作用。在工程项目展开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在与设计单位、监理机构进行协作的同时,全面审查施工图纸中的内容和信息,并通过认真的核对,确保施工图纸的意图、规格、参数了然于心,以便于建立完善的施工计划,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及时解决会审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建筑工程的现状、实施要求,整理相应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协商,确保施工图纸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5]。此外,还需要对施工图纸会审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根据会审记录,总结相关的经验,以便于不断改善工作流程,提升施工图纸的会审效果,为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完善施工技术方案

充分了解施工图纸要求和设计意图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方案。由于施工现场采用的技术种类较多,专业较为复杂。为了综合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和分析,充分考虑技术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同时,还应当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和设备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升施工的效率。在混凝土施工中通过使用添加剂的方式,调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提升混凝土养护水平的目的。此外,还应当对技术应用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便于更好的应对突发问题,减少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风险。

(三)明确施工技术管理责任

明确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对于有效落实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明确技术管理职责的方式,由专门的管理责任人负责工程技术的实施、监督与管理。首先,应当建立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施工技术的实施,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得到全面的满足。其次,需要建立施工技术管理的考核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管理积极性,并落实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的意识。同时,应当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技术管理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中,并严格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此外,在明确施工技术管理责任的同时,还应当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行业内部展开多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共享。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以便于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6]

(四)建立技术标准规范意识

为了保证技术应用的标准规范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明确各项技术的指标和要求。并参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制定符合当前建筑工程需求的技术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文件的管理机制,确保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文件的编制审核能够紧随工程的展开,确保技术文件的准确性与即时性。其次,需要将技术标准和规范纳入到施工合同和施工考核过程中,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有效提升监督和管控的力度。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整改,以便于充分落实技术标准,为建筑工程的标准规范化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当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施工人员遵守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对执行良好的个人或者团队进行及时的奖励,以便于形成正向激励,推动建筑工程技术标准的落实。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与质量检查,通过有效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从而解决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优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中应当建立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意识,根据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调整、更新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策略,大胆尝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为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与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君鹏.浅谈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与优化施工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2(13):118-120.

[2]黄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优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6):141-142.

[3]郭德典.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2):44-45.

[4]赵志平.优化现场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J].建材与装饰,2020(01):163-164.

[5]周敏.优化现场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J].门窗,2019(22):57.

[6]刘利明,张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