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王荷花

兴县友兰中学,033600

摘要: 如果在没有实际生活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实验,不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具体运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教师化学实验的教学。而通过对“化学”学科本质内涵的剖析,我们发现,“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自然学科,实验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是“高考”的主要内容。所以,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实验之中。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
DOI:10.12721/ccn.2022.1571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实验教学要将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化学实验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验中逐渐理清自己的思维,并能用实验验证他们所掌握的理论和化学公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所学到的知识,并使他们的化学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知识讲解,使学生加强对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的观察,促进其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使他们对化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化学作为一种实验性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所以在化学课堂上需要频繁地运用教学设施,来辅助优化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的深层次开展[1]。但是目前高中甚至整个高中化学课堂存在很严重的设施短缺问题,教学设施也大多落后老旧,坏损未及时更新的情况亟待解决。同时,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多在乎成绩,重视语数外等科目的教学,忽视实验这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导致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不佳,课堂死气沉沉。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了教学方式,教师多采取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练习的传统方法,没有意识到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没有利用直观的实验过程让知识实体化和可视化,这就导致学生的效率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完善。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

在学习中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高中阶段,学生要能够进行自主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导者,加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其搭建良好的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逐渐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2]。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收集家里的生锈铁钉作为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实验步骤:引导他们将生锈铁钉放入试管,并取适量的稀盐酸倒入试管,使铁钉上的铁锈逐渐地在试管中溶解,这时试管中的溶液变成了黄色,之后溶液又变为了绿色,这时记录下实验现象。在学生完成本次实验之后,我为学生展示了溶液成黄色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03+6HCl=2FeCl3+3H20,这是因为铁锈和稀盐酸反应,铁锈消失了,所以溶液呈黄色。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试管中还有剩余的稀盐酸,会使黄色溶液产生气泡,逐渐变为绿色,反应的化学式为:Fe+2HCl=Fecl2+H2↑和Fe+2Fecl3=3Fecl2。试验完成后再让各小组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完成实验的笔记和电子报告,提交实验个人总结。这样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且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动手实验,提高了独立完成实验的实践水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老师开始放手,让学生去实验中培养反思能力。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创新教学方式,以便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在自己反思的思考过程中找到新的学习想法和策略。

(二)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增加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操作的每一个过程,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能力,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让学生在其中能感受到深厚的学习归属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举个例子: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环节中,将一些操作难度低和材料常见的实验作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如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我们给学生介绍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介绍了无机化合物“碱”,然后介绍了“利用碱性制作书签”的实验,让学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自主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化学实验的奥妙。在学习“碱”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就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不同形状和不同种类的树叶,在课上组织同学们一起制作叶脉书签。课后,学生们积极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在上课的时候带来了很多种类的树叶。制作叶脉书签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第一步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树叶进行化学处理,这样一来,树叶表面的叶肉细胞“慢慢褪去”,只剩下树叶的脉纹;第二步就是通过染色的环节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其中我们运用到的化学材料就是“碱”,“碱”本身具有腐蚀性,可以杀死叶子表面的叶肉细胞。这个实验制作过程简单,材料也很容易获得,学生通过自行准备材料就可以进行实验,然后通过独立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离不开我们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化学[3]。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亲历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使学生感觉到一些化学实验的生活性气息,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课堂积极性,然后在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实验来验证化学理论,促进化学思维的发展。化学思维培养是高中化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工作,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生活现象与化学现象联系起来,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4]。

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化学中“常见的酸和碱”,给学生介绍酸、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柠檬酸,苹果酸,醋酸,它们有令人愉快,可口的酸味;皮蛋、肥皂、洗衣粉是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讲解之后,我还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它们分别都具有怎样的作用,有学生说,我知道“氯化钠”,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我们的饮食离不开它;还有学生表示,我知道“碳酸”,在生产生活中被用于制作碳酸饮料;食用碱碳酸钠在烹饪中可以作为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还有很多,学生们的讨论也很热烈,接下来我就引导他们总结这些生活中常见酸和碱的差异与特点,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化学思维能力,还帮助他们养成了严谨、科学的化学态度和学习习惯。

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实验,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帮助他们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5]。此外,还要进行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实验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皮鹏皋.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 今天, 2021, 000(011):P.1-1.

[2]陈丽涵.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2):0126-0127.

[3]左建军.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究[J].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12):2.

[4]陈永万.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1(7):1.

[5]麦麦提江·阿曼塔依. 关于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锋绘,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