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冯琪雅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723200

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高中生物教学需确保选取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高中生物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中生物课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具体论述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选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为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生物学科的生活性为依据,以生物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实际情况为根据,引入贴近生活的生物教学资源,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生活”互动,迁移生活经验,探究生物知识,建构生物认知,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用结合,发展学习能力,积累生活经验的教学活动。现有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表明,将“生活”贯穿生物教学始终,不但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增强生物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积极探究,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强生物学习效果。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尝试以这四阶段为入手点,灵活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创设多样的生活化活动,驱动学生亲身体验,逐步探究、掌握、应用生物知识,切实增强生物认知,顺其自然发展相关能力,实现生活化教学价值。

一、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生活化教学的出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逐渐转化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将更多学习空间交还给了学生。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且还能够锻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其次,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现出生物知识从生活而来到生活中去的发展规律,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和生活,生活才是科学知识的回归,在这种思维意识下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与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最后,生活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快速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生活化教学,要确保教学态度的生活化以及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全面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保障生物教学活动的和谐有效发展。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方法

(一)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生活化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当中,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奥秘,充分意识到生物学科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主动性。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使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梳理与细胞知识相关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胞物体,借助生活当中常见的细胞知识展开讲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分阶段性地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探究并逐渐掌握细胞结构,促使学生在一些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当中通过全面的分析和论证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科知识,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明确教学目标,降低学生学习过程的烦琐环节,有效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的学习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日常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日常生活现象是创设生活情境的有力方式。在课前,教师研读教材,挖掘日常生活现象,并将其改造为图片、视频等。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情境。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做出引导:“回忆早餐和午餐情况,说一说自己吃了哪些食物?”在生活经验的作用下,学生畅所欲言,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相机板书部分内容,并继续引导:“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含有诸多的营养物质。请大家观看板书内容,从中选出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实际上,挑选食物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探究、感知蛋白质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食物挑选情况,重点介绍蛋白质。如此做法,不但使学生走进了生物课堂,还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支撑下,初步地建构生物认知,有利于进行深入探究。

(三)实践活动的生活化

学习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这些知识服务生活,使人们生活在一个便捷的环境当中,而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逐渐融入到学生的实践生活中,进一步促进生物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相互补充。借助理论知识的重难点,可以与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能够进一步突出活动的主题,借助实践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指导的过程中,生物学科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生活教学背景下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探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结语

积极将生活化的元素引进高中生物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在彰显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亦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给予高度重视,继而慎重筛选引进的生活化的元素内容,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良好落实,这样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并切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晓东.基于生活化视域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科幻画报,2021(7):101-102.

[2]黄定梅.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7):147.

[3]崔建平.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