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科学合理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对增强公路地基的稳固性与提高其承载能力至关重要。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组成环节,对车辆行驶的安全具有保障意义。现阶段,我国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较为成熟,然而仍然存在施工质量较差的缺陷,影响了公路行驶的舒适度与平整度。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施工准备
(1)材料。沥青路面施工前,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采购施工材料,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材料采购前,应全面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经综合比选,选择实力强、信誉度好的材料供应商订立供货合同,切实保证原材料质量。材料进场前,应全面检查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文件,确保手续齐全,并按要求进行抽样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从根本上控制工程建设质量。(2)设备。工程机械作为沥青路面施工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对提升路面施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为保证工程机械性能良好,在使用前应安排专人负责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合理配置机械数量,有效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沥青路面施工环境复杂,工序繁多,施工中采用的机械设备类型较多,使用前应进行全方位检查及调试,保证设备运行良好,防止施工中出现故障,影响工程进度。
1.2沥青混合料拌制加工
在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种类分开堆放所需细集料以及粗集料,并分别提供,以保证集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及以下。混合料拌制过程中,要先对集料进行烘干处理,不同规格与类型的矿粉、集料以及沥青都要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合理配料。沥青加热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其温度要求主要保持在140~160℃之间,石料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在150~170℃之间,混合料出厂时的温度要控制在150~160℃之间。沥青混合料拌制加工过程中,还要严禁使用气泡、炭化、含水或过热的混合料,在拌和完成后要保持其良好的均匀性,以确保混合料所有颗粒均包裹着沥青,而且不能出现离析、花白或结块的情况。在调整材料规格以及混合料配合比时,先要开展室内试验进行试拌,在试拌期间还要对其开展取样检测沥青含量、级配等性能指标。
1.3摊铺施工
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含水量是影响路基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含水量严重不足,基础干燥过度,易在路面底部形成小裂缝,最终导致路面裂缝及破损问题;如果含水量过多,基础湿润过度,将影响路面的凝固效果,无法保证路面的结实效果。须结合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对摊铺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洒水量。在沥青路面调平层施工环节,要保证浇筑沥青混合料开始前,检查路面,保证路面本身具有良好的湿润度,避免出现积水。应用人工方式在路面上抹平水泥净浆后,利用平板振动器对路面进行振捣处理,再以滚筒等方式进行滚平。如果发现沥青混合料表面存在严重的渗水问题,要以真空方式将水全部吸干。在填平之后,可应用特制扫把进行横向拉毛处理。操作完成后,利用手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按压。如果缺少按压痕迹,可在对应位置覆盖湿工布,保证沥青混合料湿润度。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连续性操作,施工前期还需提前准备好遮雨棚,避免施工时突然遇到降雨。
1.4路面压实作业
摊铺过程中同步开始路面碾压作业。摊铺长度达到所需尺寸后,使用钢轮压路机,按照自低至高的顺序开始碾压。压路机行驶过程中应平稳、缓慢进行,避免路面材料出现隆起的现象。碾压次数控制在3次以上,按照初压、复压、终压顺序进行碾压作业。初压过程和终压过程均采用静压法施工作业,复压阶段则采用振动压实法。振动碾压的次数应在3~5次,静压的次数应在2~4次。路面压实是确保路面沉降值和夯实度满足要求的重要阶段,按照碾压的实际要求,碾压速度应控制在2m/min左右,压路机车轮的宽度应控制在25cm左右。碾压过程应衔接良好、压实均匀,在完成终压之后确保路面不存在车轮痕迹。在碾压过程中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初压的压实度控制在90%以上,路缘位置的碾压应在边侧位置放置模板或者方木,控制超宽量在30cm左右,按照每次10m的方式推进碾压。复压的压实度控制在95%以上,终压压实度在99%以上。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2.1加强原材料和施工人员控制
(1)加强配合比设计环节管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主要是由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三个阶段构成的,且各个阶段工作内容都呈现一定的差异化,但是各个阶段最终解决的问题都是相同的,即对矿料配合比、沥青用量加以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涉及到试验、检验、调整、完善等诸多环节,只有对各个环节加以明确分类且优化,才能够获得满意的配合比。(2)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施工人员会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清晰地认识并了解整个施工流程,使其能够严格地落实施工工艺规范。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优化和提升施工人员的技能,并且施工方还需要制定完善、系统的奖惩机制,以此有效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2.2文明施工、环境保证
(1)现场应设置施工材料、工程机械存放区,严格按照规格、类别存放整齐,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五牌一图”,施工材料、机械等应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放置,并随现场实际进度实时调整;(3)现场临时道路应安排专人负责清扫,并适当进行洒水,防止扬尘污染;(4)水资源保护措施:①现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应分隔开,防止对生活用水造成污染;②现场机械清洗用水及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进行集中处理,水质达标后统一排放;③建立科学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污水排放量;④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检修与维护,并做好保养记录,确保设备运行状况良好;(5)大气污染及扬尘治理:①选择性能好、污染少的施工机械,并配备大气污染及扬尘控制系统;②严格按照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排放,强化污染物监测、治理,确保满足排放标准要求;③定期检查废气治理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性能良好,并加强维护、保养工作。
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有利于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还可以为公路工程项目投入正式使用时的稳定性、可靠性提供保证。本文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旨在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精细化施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助力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卫志,吴颂涛.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7):61-62.
[2]王明仕,刘开锋,董瑞忠.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8):263-264.
[3]陈诚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