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析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给排水新技术的应用

王小鹏

摘要: 建筑排水管道施工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建筑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关系着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出现回填沉降、管道渗漏等问题,影响了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的后续使用。
关键词: 给排水新技术;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1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新形势背景下,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排水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会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建筑排水施工的施工过程中,除了协作电气和装饰内容之外,还涉及到各种管线,整体装配量比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基于此,建筑工程企业应对建筑给排水施工进行控制,使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确保建筑给排水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价值,这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排水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排水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只有保证排水施工能够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在建筑工程施工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建筑具有一定的干燥性,这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还需要对排水管道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真正实现符合人们平时用水的实际需求,保证居民在正式入住之后能够为其供应充足的水源。与此同时,给排水管道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污,并保证气味、噪音不会给居民带来任何负面影响,避免出现降低居民幸福感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在建筑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还需要对自然火灾等诸多安全事故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当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来开展灭火救援工作,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遏制火势的蔓延,保证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最终是决定建筑使用者生活质量高低的基本前提,只有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完全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

(一)做好前期准备

建筑给排水工程开工前,应按有关规范、标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对土建结构和装修图纸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深入分析管道的坐标和布置,然后妥善处理存在的隐患。此外,还应详细审查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相关施工证书,并及时审查焊工和电工的工作证书,以确保施工人员满足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各种施工工艺。不仅如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重点关注给排水管道进出口的位置,并对孔洞尺寸和标高参数进行细致的测量。砖墙砌筑工作开始前,应按规范标准要求预留相应的墙槽,并为裸露的管道预留相应的过墙洞。通过这种方法,确保了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二)严格的材料测试和验收

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这些管道不仅需要承受不同的压力和温度,还必须能够长期承受水流和废水排放。因此,在材料采购、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有必要仔细检查管道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道质量符合要求,避免管道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质量监督,充分保证施工技术方案的全面实施。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任何环节的任何质量问题都会对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每个环节的控制,而最关键的问题是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因此,工作管理人员应重点加强对施工技术选择和应用的监督。首先,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项目经理应严格遵守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实际情况,并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避免因施工工艺使用不当而对施工造成负面影响,降低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其次,由于施工人员使用的施工技术是保证给排水工程顺利施工的根本前提,如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对未来人们的正常用水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加大对技术的监督力度。如果发现施工人员使用的技术不科学,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纠正,以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三、环保节能技术在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一)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在对给排水设计施工进行优化时,要注重对城市给水系统设计方案的完善,从城市发展现状出发,科学配置不同区域的实际用水量,从而提高城市生活用水、工业建设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在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时,要对供水系统管线预埋位置、管线材质选择、管线数量确定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不同建设区域的功能,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明确标注、分类。此外,给排水设计的工作人员要对建设区域的实际需求量和供水能力进行调查,确保二者处于平衡状态,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提高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农业产业的重点区域,可以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对降水收集技术进行普及教育,鼓励农民将收集到的水资源应用到农田灌溉活动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城市的工业区,要注意水资源供需的有效协调,特别是要加强对工业排水的科学处理,减少工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优化城市的供水能力。

(二)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系统由原水收集、净化处理和供水管道三部分组成。原水收集单元通过管道不断回收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杂用水,将污染程度较严重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集中处理。随后,杂用水被输送到净化单元,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絮凝、杀菌等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低于市政供水水质,但能满足部分用途的用水需求。最后,再将净化处理完成后的水质通过供水管道投入使用,具体用途包括城市绿地灌溉、绿化景观用水、冲厕、消防用水等。

(三)重视污水处理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在整个给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格外重视污水处理设计,将污水处理能力放在给排水系统设计施工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应积极贯彻环保节能理念,在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能力优化设计中运用现代环保节能技术,从而提高城市整体环保节能能力。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管道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关键的工程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将施工过程划分为多个步骤,保证管道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可靠性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治国.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  2021.DOI:10.12254/j.2096-6539.2021.09.163.

[2]范威.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投资, 2021, 000(007):105-106.

[3]杨豪.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 2022(1):3.

[4]朱耿龙.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