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孙青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 目的:分析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水平及pH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比较好的纠正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呼吸湿化治疗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
DOI:10.12721/ccn.2023.1571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到晚期常并发呼吸衰竭情况,Ⅱ型呼吸衰竭是高碳酸性呼吸衰竭在缺氧的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威胁较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数的稳定,并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呼吸相关治疗十分重要,而临床医疗中使用辅助通气时间过多容易使患者呼吸道不适,使用呼吸湿化治疗能够比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1]。为了详细分析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女性15例,男性18例,年龄59—83岁,平均年龄(67.29±2.18)岁;对照组患者33例,女性16例,男性17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8.35±2.6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表现予以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治疗等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治疗期间不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常规治疗内容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患者对症的药物治疗并通过补液的方式调节患者体内酸碱平衡稳定其水电解质状态。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呼吸湿化治疗,利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患者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加温的温度控制在34℃,流速35L/min,氧气浓度40%,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留意患者鼻导管、面罩以及人工气道接头等连接头的稳定性,避免导管划出,保证患者呼吸湿化治疗成功完成[3]。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护,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呼吸湿化治疗的相关参数,保证患者身体情况的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以及pH值变化。了解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4]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研究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以t为结果检验,以百分数(%)表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2.1 身体指数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水平PaO2(70.89±6.32)mmHg、PaCO2(50.37±5.26)mmHg,pH值为(7.43±0.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水平PaO2(61.35±5.41)mmHg、PaCO2(60.73±6.33)mmHg,pH值为(7.29±0.14)。观察组患者血气水平及pH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强不良影响的疾病,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呼吸衰竭症状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情况,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为患者提供机械通气帮助辅助患者呼吸能够比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身体供氧情况,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若长期为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呼吸道舒适度,不少患者由于长时间机械通气呼吸道不适并且出现痰液堵塞情况,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进一步提升治疗的质量,对患者的通气质量进行进一步改善十分关键[6]。呼吸湿化治疗仪是一种能够为常规无创通气提供辅助的高性能气流发生器和氧气输送系统的仪器,不同于很多通气治疗中常规为患者提供氧气吸入,呼吸湿化治疗仪可以对输送至患者体内的氧气进行加温加湿,用更加柔和的方式给予患者良好的通气体验,降低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近年来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为患者输送气体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其应用效果也比较显著。

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比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身体相关指数的进一步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一般会使得患者通气不足、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及代谢的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发病后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对其呼吸系统的影响,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患者治疗通过为患者提供温度、湿度适宜的氧气供应,很好的保证了患者的呼吸健康。研究显示,呼吸湿化治疗仪能够将湿滑液转化为雾状细小液态分子,在给予患者高压氧气输送的同时将液态分子同样输送至患者体内,能够帮助患者身体深处的痰液得到稀释,促进痰液排除,同时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性[7]。呼吸湿化治疗仪配合通气治疗,能够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对于高流速气体耐受力低的问题,并通过持续高流量的输送氧气,产生持续气道正压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患者肺泡萎缩,促进患者体内血氧稳定。在本文中分析观察组患者接受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情况,患者的血气水平中PaO2以及PaCO2指数改善情况较好,pH情况比较稳定,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选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气水平及pH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比较好的纠正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维辉,曲淑华.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4):86-88.

[2]李道军.用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7):156-157.

[3]郭芳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8,31(02):9-10.

[4]李海泉,赵杰,贾晓民,张衍民,马雷,徐永红,杜永亮,徐俊马.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阻肺合并C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02):260-262.

[5]梁锡铭,陈雪丽,王丹,高艳红.AIRVO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1):81-84.

[6]苏东泉,陈燕春,黄秋梅,裴辛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9):47-48.

[7]叶曜衢,曾燕转,苏月南,张奕威,钱艳芬.AIRVO 2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与Trilogy100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06):6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