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宁俊玲

陕西省汉中市第八中学,723000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开始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初中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较大的学习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物理课堂更加生动灵活,易于学生理解。因此,微课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分析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且提出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微课;课堂教学;初中物理;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总结性强的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微课的应用还较为稀少,应用能力较为薄弱,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微课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前的应用

在教学工作开展前,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预习能够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促使自身更加迅速地掌握知识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工作的开展缺少引导,老师无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导致学生的预习情况存在差异,而通过应用微课,老师按照下一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设计预习课件,让学生按照课件内容进行预习,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一课进行讲解前,老师将两个课时内容进行整合总结,对两种运动情况之间存在的关联和差异列表对比,并在课件中添加两种运动对比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运动情况的不同,为正式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将两课时内容进行整合总结,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区分两种运动形式,提升知识掌握度。

二、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程,大多数学生对于新的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其进行引导。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兴趣导入,使学生将注意力第一时间集中于课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并且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微课进行呈现。而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与优化,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物理课程学习的乐趣,并且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为学生揭示教材中所列举的现象: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烧水,水虽然已经沸腾但并未达到100摄氏度。针对这种现象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学生得到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师利用微课,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其原理,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程所学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三、灵活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

在应用微课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好物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利用微课抓好课堂预习环节,通过有效的预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将本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一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和思考,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破课程教学重点。例如,组织学生学习“光的反射”这一节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在预习之前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了“光源”“光速”“反射定律”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何给光源下定义?光沿直线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微课,深化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最大的内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班级中的人数较多而设备又比较简陋等原因,导致在实验过程中只有前排的学生可以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后排学生无法正常观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兴趣,同时,部分具有危险性或是需要先进设备的实验直接被教师放弃,导致学生无法正确掌握实验内容,课堂教学效率也随之下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个实验,教师可以将各个实验转化成微课视频,并将视频投放在大屏幕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实验的过程、步骤、结果。同时,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慢放或是反复播放,并由教师适当地穿插一些口头的分析、讲解,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每一个的环节、步骤,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以“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视频进行播放,并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暂停,再由教师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无误地看清整个实验过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式。

五、运用微课,分析抽象物理知识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微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理解抽象物理知识。以质点学习为例,许多学生很难正确地理解这一抽象化的概念知识,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理解,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相对化的概念。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质点是指可以忽视形状、大小,只有重量的理想化模型,教师在微课中运用实物进行举例,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例如:相对于一段公路而言,在路上驾驶的汽车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质点。相对于正在运动的天体而言,地球也可以看作一个质点。相关类似的抽象知识还有许多,教师都可以利用微课将其呈现在课堂上,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六、运用微课,展开课后拓展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后拓展只有作业和一些题目的练习,这种方式不仅单一,而且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借助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回顾,针对一些有难度、在课堂上无法及时地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以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以“电磁感应、磁现象”等知识教学为例,由于这一类型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无法全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微课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复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平台上针对某一物理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探究在用相机拍照时,滤镜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上传照相滤镜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针对这一原理进行讨论、探究,进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物理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微课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从当前微课教学应用的状况来看,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微课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也要通过微课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样才能发挥微课的最大应用价值,并且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与模式[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

[2]张忠锋,王洪俊.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1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