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改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胡建强 赵燕玲

山西省绛县职业中学,043600

摘要: 与语数英等基础文化学科不同,化学学科的学习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展现,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师本位”现象、“制式实验”现象、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在高中的化学实验课上,运用微型实验法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高中化学的课堂中来,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化学课的效果。本文着重对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微型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微型实验的角度对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微型实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型;实验;高中;化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高中化学教师过去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很少关注微型实验,更多的是按照基本实验步骤要求,根据教材的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开展“正规化”的实验。姑且不论这种实验教学的作用,单说这种实验的耗时、费力、低效,就不利于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也不利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持续性培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微型化学实验,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科教学深入、精彩,实现教学目标的深远、丰富。

1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

微型化学实验是相对于普通意义上化学学科实验教学而言的,微型实验的核心特点是微型,无论是实验素材、实验过程、实验完整度,还是实验技术标准等,与普通化学实验相比都降低了程度,具有简约、便捷、针对性强、参与度高等特点,有效克服了传统化学实验时间长、过程复杂、成效不高等不足。同时,部分高中化学学科的实验向微型化转变也具有可行性,无论是器材,还是溶剂,都小巧灵便,携带非常方便,而且绝大部分的化学反应比较快速,不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再加上化学实验过程比较简单,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过程,所以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更高效地开展。目前微型化学实验一般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且与理论知识穿插在一起,不需要很强的系统性规划,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临时开展的实验教学。随着微型实验教学理念的深入,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完成微型化学实验,实现实验时空的延伸,这对于学生高效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2.1对实验教学有所忽视

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一些高中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的思想较陈旧,对实验教学有所忽视。他们认为化学实验是对已存在的原理、结论等进行验证,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也可以完成学习,相比于化学实验,直接背诵的方式更节约时间,可以进行相应习题练习,所以有些学校直接将实验课程改为理论课程。学校和教师陈旧的思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较薄弱,对学生化学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2.2教学方式较传统

伴随新课改的深化,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随之诞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有些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示范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违背,同时也会让学生逐渐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

2.3对化学实验评价缺乏清晰认知

课堂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热爱化学实验。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对实验课堂评价缺乏清晰的认知,在教学中仅仅是带领学生完成实验,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在实验评价中,习惯于以结果为依据进行评价,对学生实验中的表现有所忽视。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些学生化学实验的信心。

3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3.1设计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知力

高中化学具有生活性、科学性等特点,不仅与高端的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有紧密的关联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不能停留在背诵概念定理、学会练习做题等层面,更应借助微型化学实验去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存在的具体形式,以此对化学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与现实产品有很强关联性的微型化学实验。为了深入推动微型化学实验,教师还可以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并融入实验教学中,这样学生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微型化学实验的接地气、聚人气。在开展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收集一些生活化的实验素材,也可以在实验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借助微型化学实验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3.2设计高效性微型化学实验,推动学科教学深入推进

教师在开展微型化学实验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契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保证所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是学生喜爱的,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微型化学实验,能够实现对难点知识、重点知识传授的助推作用。教师在设计这一类微型化学实验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时融入微型实验,带给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教师在设计这一类微型化学实验的时候,要提前做好规划,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将难点知识融入微型化学实验中,使学生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实现对难点知识的深入剖析和有效掌握。

3.3保障微型实验的安全

在过去的化学实验中,老师一-般由教师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去看,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会让他们渐渐失去对化学的兴趣,从而影响到整个化学课的教学。此时,老师们可以利用微型实验,让同学们自行进行实验,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老师们必须保证他们的小规模实验。在实践中要明确化学物质的用量,注意对学生的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处置。在做实验前,老师要给同学们讲解一些注意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实验安全观念。

3.4开放实验空间,组织学生自主实施操作

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开放式的实验探究空间,发动各组学生使用手中物品、器材独立实施微型化学实验操作。如教师可以让各组学生把实验方案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按照预设流程做实验,如果某小组成员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让该生仔细观看其他组员的实验操作手法,或鼓励其他组员积极向存疑伙伴传授操作经验,但要提醒学生尽量不要帮做和替做实验,而是运用口头交流和操作示范的方式互相帮扶,这样能够尽可能确保每一名学生都亲身感知微型化学实验操作过程,锻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互助和协同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微型化学实验,不仅符合新时期的绿色化学理念,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化学探究主动性,还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实验机会。为此,教师应该基于微型化学实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危险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机,组织学生合作设计微型实验方案、提供完备的药品和器材、重视过程控制指导,锻炼学生策划微型化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和手动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微型化学实验开展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小飞.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读写算,2020(36):101.

[2]王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23):185.

[3]刘博姣.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20(16):82.

[4]马利君.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