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能力成长,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实验、信息技术和分层指导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任务,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物理学习后,将学到的知识、能力内化为自身品格的综合体现。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观念,是指学生根据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形成的对物质、物质运动、物质作用、动量能量等的认知。物理观念是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前提,学生不仅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题,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良好整合,从而形成相应的物理观念,并树立物理与实际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观念。
2.科学思维,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相互关系、内在规律进行认知的方式,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推理论证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在科学思维下,学生需要学会在物理情境中构建相应的模型,并借助模型实现对物理问题、现实问题的处理。
3.科学探究,是指人类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就是依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然后根据现有知识水平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处理信息,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用知识解答习题,还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会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科学态度与责任,包括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引学生理解物理学科的本质,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封建迷信,要用科学的方式解决技术、社会等问题,并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具方向性。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教师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定准方向。“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内涵及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接着,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针对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对“摩擦力”有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摩擦力现象,通过预习,学生能够了解摩擦力的内涵。再加上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够知道摩擦力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够学会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进而形成物理观念。
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针对自己的疑虑进行深入思考。质疑是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才会深入探索物理问题,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从同一高度扔下10 kg小石子和1 kg毛线团,哪个物体会先落地,为什么?可能有学生觉得石子会先落地,因为石子的质量较大,但也可能有学生认为石子和毛线团会同时落地。对于学生敢于质疑的行为,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然后鼓励学生探寻问题的答案,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才能激荡思维,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
3.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物理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有积极性,才能深入探究物理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操作中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体做平抛运动,并对平抛运动进行探究,进而形成正确认知。这种动手操作性的实验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深入地探究和理解物理知识。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能逐步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合作探讨、相互启发、思维碰撞的氛围中对物理知识展开深入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注重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过的物理知识可能会遗忘,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却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物理学科的科学与严谨,体会探索和研究物理知识需要的科学精神与责任感。
总结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关注学生的物理学科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通过物理知识拓展、物理知识实践等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