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助导学案优化教学方案的构建
教师在利用导学案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清晰地向学生讲解物理现象以及物理定义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不同物理单位的转换方法,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物理知识应用方法。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难度较高的一部分内容,其不仅要求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物理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创造能力。若教师没有严格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则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但是,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过多的要求,又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精神过于紧张,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因此,在正式开始组织物理教学活动以前,教师就需要提前构建好物理教学方案,同时将制定的物理教学方案转化成物理教学导学案,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先了解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为教学目标的整体达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2借助导学案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从物理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讲,基础知识都是学科的精华,学生在对物理基础知识把握不清的情况下,对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的组成也很难做到清晰的把握,在后续学习物理定量以及物质的推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则更难跟上教师的进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做好基础概念讲解的相关工作十分有必要。而由于物理知识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学生单纯聆听教师的讲解则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合理应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使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够切实得到提升,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索不仅能够深化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则可以根据不同物理概念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导学案。
3借助导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一份具有较强引导性的导学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渗透导学案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导学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课本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并且将导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问题在课本中标注出来,将自己的学习笔记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初步把握了需要学习的概念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完成预习题目,对自己的学习思路进行整理,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要做好记录,课堂上重点关注教师的讲解。其次,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尝试通过相互间思维的碰撞来针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相关知识内容的过程中,由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都相对较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中突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鼓励学生自主通过查找书籍或是查阅资料的方式来理解概念,在学生初步把握了概念的大致含义的基础之上,在导学案中为学生设置小组讨论问题,鼓励小组内部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相互启发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进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打好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目的性,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把握物理知识的本质,进而收到良好的物理学习效果。
4借助导学案创新作业布置的形式
要想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高质量的预习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对于学生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预习作业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确保所设计的预习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之下,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之中。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布置一些实验操作类的物理预习作业,教师在导学案中为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要能够尽可能多的体现灵活性,要减少记忆方面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活动的引导之下,对课本中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把握,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于课本知识的记忆。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物理预习作业的过程中要能够控制好难度,避免物理预习作业内容的难度过高,教师作业的布置要能够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难度由浅入深,使作业的布置能够更多地体现学生自身的学习规律。
5借助导学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导学案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教师都是根据自己既定的教学方案来组织教学活动,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出发点的,教师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导学案则是反馈学生课前预习近况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活用电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通过导学案理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但是,部分学生针对本节课的知识依然存在疑问。有学生指出:“为什么家庭中的电路都已经做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却依然会出现安全用电的问题呢?”这是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产生的疑惑,而通过学生的问题,教师也能够对于学生的困惑有更好的把握,进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导学案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亨年.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家长,2020(32).
[2]朱冬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运用导学案的对策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