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中,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达到诊断与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此种检查作为基础性检查的一种,可提供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从而指导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常规检查而言,效果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应用血液细胞分析检验对策,旨在明确个体患病后机体中的血液细胞水平改变情况,从而明确其疾病的类型。但是在血液细胞检查期间,诸多因素存在,容易造成检查结果准确性降低。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重视对血液细胞检查结果差异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合适的质量控制手段。临床研究发现,不同比例抗凝血剂影响样本中的细胞水平,并且随着样本储存时间延长,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准确度下降越为明显[1-3]。本研究评析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的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办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纳入2022.11至2023.11期间,院内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共为200例。所有研究者血型相同。其中男、女各为102例、98例。年龄区间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37.93±5.58)岁。所有选入对象均知情本研究,并且符合本研究需求。
1.2方法
对本研究选入的200名受检对象开展血液细胞检验。采集其空腹肘静脉血。采集量约为2mL。将各研究目标的血样均分为两份。分别放入10uL的15%的EDTA-K2塑料试管中,标记为1号与2号。其中1号的抗凝剂稀释比例为1:5000。2号抗凝剂稀释比例选择1:10000。将血液标本混匀。再送到检测中心开展常规检测。
再次对200名受检对象的静脉血液进行采集。针对采集后的血样,开展储存质量控制工作。在血液采集后,将其混合均匀。各受检者的血液样本平均分为3份。每一份均放在含有15%的EDTA-K2塑料试管中存储。存储温度为20~24℃。存储时间为半小时。3份标本按照三个时间段进行测定。第一个时间节点为0.5h后。第二个时间节点为3h后。第三个时间节点选择6h后。分别检测1次。分析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
1.3观察指标
(1)不同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测定项目有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稀释比例为1:5000与1:10000。(2)不同存放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涉及时间:0.5h、3h、6h。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稀释比例为1:5000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与另一稀释比例相比,存在较大的区别,P<0.05。(见表1)
表1:不同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x̄±s)
2.2不同存放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存放时间为6h的各血液样本指标数值最大,其次为存放时间3h,以存放0.5小时数值最低,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同存放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x̄±s)
注:与存放6h相比,a表示P<0.05。与存放3h相比,b表示P<0.05。
3讨论
临床医学检验期间,血液细胞检验质量高低,关系医疗总体质量。但是对于医学检验工作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导致诸多内在与外在因素会影响检验的最终结果[4]。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则极易造成医疗质量的下降。因此,为明确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还应选择适宜的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对策[5]。通过此种方式,可为后续疾病诊断、治疗等提供有效参考。在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控制期间,主要是重视对采血护理人员的培训,并确保采血时间适宜。对于采血护理人员而言,应具备娴熟的采血操作技术,并结合受检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大小合适的试管、注射器等。而在采血工作开展之前,确保试管、注射器干燥、清洁,也有助于提高血液细胞检验质量[6]。此外,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送检的时间也非常关键。若能够立即送检,确保血样在2h内完成检查,则可降低各检验结果受到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无法及时送检的情况下,建议将血样放在2~8℃的低温环境中储存,确保24h内检测。
本研究结果显示,稀释比例为1:5000、稀释比例1:10000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存放时间方面,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存放时间为6h的各指标数值最高,其次为存放3h,最低为存放0.5h,组间对比存在统计意义,以血小板指标为例,存放0.5h时,检测结果为(13.76±1.46)109/L,存放3h为(16.29±1.31)109/L,存放6h为(19.32±2.09)109/L,而血红蛋白存在各时间的情况下,对应数值为(111.43±3.36)g·L-1、(117.39±4.27)g·L-1、(123.20±5.08)g·L-1,以0.5h的数值最低,P<0.05。由此可见,血细胞检测过程中,测定结果是否会出现偏差,与应用的仪器、血样处理方法、结果审核情况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此同时,若检测血细胞期间的试管容量不在2.0ml内,则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其中在血样稀释方面,应用1:10000比例最佳。究其原因,检测时稀释过程中,若倍数过低,则细胞重合会受到干扰。但是稀释过高的情况下,试管中细胞数目也会迅速减少,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环境角度来看,处于室温条件时,随着血样放置的时间延长,血细胞在形态层面会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血样放置时间越长,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越低。针对此种情况,要求实验室血细胞检测过程中,需要处于室温状态下,进而防止检测结果受到负面影响。如果室温发生变化,或者存在气候突变的情况,则需要相关人员及时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为避免实验室医疗仪器、标本处理等环节影响检测结果,实施操作时,应确保试管剂量限定在合理范围,并且选择合适的稀释比例。特别需要控制标本的放置时间[7]。在条件允许时,完成血样采集工作后,应立即将其送检,以免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在检验过程中确保试验药剂合格,明确仪相关器参数等,对确保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而重视对室内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做好环境管理也非常该关键。除此之外,判断病理信息期间, 还应绘制好细胞直方图,并注意对检验结果的校对[8]。通过上述操作,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外界因素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干扰,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如血液稀释比例、样本放置时间等。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重视对各人员的管理,并不断更新更佳的质控方式,从而确保各环节规范、合理,以此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患者治疗获得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武红,刘凯文.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3,55(08):928-931.
[2]刘娟.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6):118-119.
[3]卢洋.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探讨[J].当代医学,2021,27(10):37-39.
[4]高婷婷.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J].医疗装备,2020,33(20):40-41.
[5]刘海霞,周爱芳.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4):162-163.
[6]关莹莹,李云慧.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1):160+162.
[7]康君.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3):92-93.DOI:
[8]杨梅华.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