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

陈其云

身份证号:320924198007084368,224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材料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所使用材料的质量没有达标,就会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对此,为了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其所用材料的检测,在本文当中主要就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应的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24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近年来建筑施工中新材料不断涌现,促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不断迈入新阶段,但因建筑材料强度低,阻燃性、耐候性、耐热性差等问题而导致的安全、污染事故也时常发生。总之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工程监管人员重视检测技术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且重视对建筑施工的验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意义

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可以提供一定的质量保障,通过对材料的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判断该材料在施工形成建筑物后,可以使用多长时间,对于其使用年限有着大概的了解,在接近其使用年限期间就可以及时实施预防工作,以免影响到建筑周围以及参与建筑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对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对其进行选择,对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材料可以及时筛选掉,通过层层筛选可以尽可能减少一些质量问题,并且在筛选过程中对其性价比也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性价比最优的建筑材料。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钢筋检测技术

通常情况下钢筋的检测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①进场过程中的检测:等到钢筋被运到施工现场以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在对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具体标准来进行,再者务必要确保进场钢筋的质量都符合相关标准。②钢筋的验收以及取样:当检查完钢筋复验报告、出场检验报告和生产合格证等后,需要遵循5个同一检测原则检测钢筋,也就是规格、炉号、出厂日期、批量以及交货状态都是相同的,同时将检验批钢筋质量严格控制在60t以内,通过现场见证的模式完成钢筋取样过程。现场取样的时候,分别取2根钢筋进行抗拉试验以及冷弯试验,同时在所有的检验批次当中还需要保证拉伸和弯曲试件的检验。③对冷拉钢筋进行处理:在对冷拉钢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批验收的方式来进行,具体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批的检验其所选样品的总重量不超过20T,同时还要确保其产品属性的一致性。

2.2水泥检测技术

检测施工水泥的时候,主要包括以下不同方面的检测工作:①当水泥运至施工现场时,需要及时检测水泥的散装仓号、所处级别、出厂日期、包装以及品种等,同时复检水泥的强度以及安定性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达到硅酸盐水泥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规定;②如果工程施工中发现了出厂日期已经在三个月以上的水泥或者是水泥质量具有疑点的现象,就需要复检水泥,同时按照复检结果合理使用水泥;③检测水泥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生产批号和同一生产厂家的原则检查水泥,确保水泥袋装批次处于200t以内,散装批次处于500t以内,批次检查过程中应该同时检查这批水泥的进场复检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和生产合格证等;④对于水泥取样方式,必须在同一批号以及不同部位采集水泥试样,同时取样试点需要超过20点,待其混合均匀后利用防潮容器包装水泥。

2.3墙体材料检测

墙体材料的检测相对复杂,主要因墙体材料种类、性能、功能较为复杂,在不同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墙体材料不同,甚至在同一工程中建筑物不同高度、部位上使用的墙体材料也有所区别。例如针对砌块的检测,质检员在进行普遍砖块、多孔砖、空心砖的检测时要在检测批次中保持5万块的体量,若数量较少时要保证同一生产批次的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时对砌块的尺寸、形态、质量、密度及强度进行检测,通常在同一批次中选取20块进行检测,且不必进行抗折强度的检测,减小对砌块的损伤。在针对墙体保温材料进行检测是主要针对其密度、压缩强度、导热性能等功能进行检测,但目前针对墙体保温材料尤其是新型材料的检测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对于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检测业内并未颁布统一的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对于材料的防火性能等方面没有验收标准则预示着墙体保温材料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其次,业内目前对于墙体保温材料单的检测没有固定、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这使得此部分检测结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误差率,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的结果就是扩大了墙体保温材料的安全隐患;最后,负责墙体保温材料检测的人员对于材料导热、防火等方面的检测技术不丰富、不扎实,出具的检测报告可比性、准确性大幅度下降,例如在做材料的抗压缩强度检测时没有做相同厚度材料的对比,或没有做密度相同材料的对比,甚至报告上没有标识进行抗压缩试验的材料厚度和密度;在做材料孔隙率检测时,可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测试、统计测试、压汞测试、密度测试和吸渗测试,其中直接、密度两方法需要捣碎样本,压汞会污染样本,统计测试难度较大,吸渗法成为首选,但吸渗法需要将样本完全浸没在水中10d的时间,作为建筑材料检测方法,用时过长,目前尚未有相关设备可以加速这一过程。

3提高工程材料检测效率的措施

3.1进行强制性检测

想要有效确保建筑施工材料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尽可能使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得到保障,就需要强制性检测建筑工程的某些项目材料,其中主要有有机污染物含量方面的检测、混凝土试块方面的检测、成品或者是半成品质量的检测、钢筋数量方面的检测、水泥各项指标的检测等,同时在强制检测的时候,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是相关程序进行检测。

3.2随时了解现场动态质量

对建筑工程进行现场施工的时候,施工材料检测人员应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手段严格监督并且检验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用质量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构建以及施工材料。同时,还应该随时进入施工现场深入了解并且把握施工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就应该将其及时解决掉。

3.3提升材料检测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想要确保材料检测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就必须提升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对于该方面,开展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所具有的检测技能以及专业检测水平。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提高检测行业工作人员门槛的手段来有效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往往对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关联,据此,为保障建筑材料质量,需要借助当前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实验与监督。进一步,对材料的检测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实验室。在解决实验室及相关系统的同时,需要充分完善相关的管理问题,使得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能够得到保障。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引入,需要对建筑材料安全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这样才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最为稳妥的处置。

参考文献

[1]邝燕霞.建筑材料检测中常见的几种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8.

[2]朱玉琴.浅析质量监督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08):62-63.

[3]孟翠萍.浅析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要点及其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