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学科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1.1化学学科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
在化学课程中,深度学习是指在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并将新老化学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更加全面、系统、完善的知识系统。在化学课程中,深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将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2化学学科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
与浅层次学习相比,深度学习有如下特点:(1)主动性。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以对知识的了解为基础,在记忆为基础,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2)关联性。深度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地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复杂又多种多样的知识系统,这与由浅层次学习而形成的自主性和不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有着本质的不同。(3)反思性。深度学习提倡学生持续的自我反思、总结、批判、分析,强调学生要善于利用已学到的知识,这与浅层次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4)实用性。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注重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分析、正确评估所学知识。在实施化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深度学习的关键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达到真正的深度学习。
二、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现状
2.1教学内容脱离了现实。在这一阶段,许多课程都会脱离实际生活,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到整个学习进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考虑维持积极的教学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意识,并对其各个方面的良好发展持正面的态度。所以,在现有的研究管理模式下,老师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才能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现有的教学模式很难维持这样的良好的教学模式,因而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探究和发现。结合当前的管理状况,应考虑利用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在现实的教学中,缺少生动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下降。
2.2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然而,许多教师仍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导向倾向。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而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应采取更为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积极地教学和引导下,使学生能够感觉到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在化学课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意义。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3.1主动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深度思考
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师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学习。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探究知识、对知识进行深度剖析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中学化学老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这节课时,首先要给学生讲的是新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比如某市一幢高楼发生火灾,导致大量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经调查,此次火灾事故的起因是堆满了尼龙网、泡沫等易燃物,现场工人在焊接时不小心将其点燃,从而引发了火灾。然后,在讲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之后,中学化学老师可以问:1.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消防队员一般都会用什么器材来扑救火灾?3.在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逃生方案和逃生方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也将“生命教育”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发现化学原理,了解化学知识,并通过化学知识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2)利用思维导图,实现知识深度整合
中学化学教师在推进深度学习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层知识集成,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通过对所学到的知识的不断总结和总结,发现各个知识点的关联,建立起新旧知识的桥梁。比如,中学化学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这一部分的内容。
3.2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深度学习
(1)科学设计问题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如何用何种方法来表现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与分析。比如,中学化学老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在2022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中,为保证火炬在传递时不会熄灭,需要确定其所用的燃料具有什么特性?为何要把火炬集中起来?怎样在闭幕式上把火炬熄灭?在此基础上,中学化学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学习。将这一章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对此感兴趣,并能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正确解决问题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问题的求解,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把握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一节知识时,通过明确问题的关键点,找到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酸碱化学反应,正确运用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加深对酸碱化学特性的了解和运用,从而达到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目的。
3.3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作业是一种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方法。通过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知识,了解其服务性质,并自觉地将其应用于生活中。具体内容如下:(1)过滤教学。老师安排课后作业:请参考相关的资料,制作一个简单的下水道过滤器,如塑料瓶、沙子、石子、活性炭等,制作一个简单的滤池,记录下来,然后上传。通过作业的设计,不但可以强化对过滤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2)乙烯教学。老师布置做香蕉催熟试验,并完成苹果催熟香蕉、香蕉自然熟的对比实验,并对试验现象及结果进行记录。这种作业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生活乐趣,使他们对现象的观察和规律认知、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的能力。
总结
总之,把深度学习思想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是当今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探究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把深度学习和化学课堂相结合,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效果,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娜.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2(27):212-214.
[2] 王清树,唐佳敏.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4):668.
[3] 冯青翠.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J].试题与研究,2021(2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