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当前技术水平下,虽然已经出现了部分人造肉食材,但其推广范围有限,市场肉食品供应仍以养殖动物为主要肉食品来源。动物饲养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污染、疾病传播或自身病变等影响,导致肉质发生异常,其中以疫病感染为常见肉食品安全问题。
1动物屠宰检疫的作用
物质水平提升影响下,现代人对饮食营养均衡重视度较高。科学食谱应肉、蛋、蔬菜和奶制品科学搭配综合构成日常饮食结构。在食品构成中,肉食品是需要前期饲养、屠宰后方可进入深加工环节或销售环节的食品类型。肉食品在提供营养的同时,也存在食用风险性,除生产加工环节中的人为污染等,肉食品也可能存在自身质量问题,即被屠宰的动物携带传染病病原或其他对人体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动物检疫的作用即是检出上述问题,进行质量把关,预防疫病传播。
动物检疫质控不仅需要进行肉质检测,而且涉及肉食品生产全周期质控。屠宰机构是检疫质控的核心环节,应予以重点管理。屠宰动物之前,应对环境和人员加强卫生管理,避免细菌、疫病等交叉传播。检疫制度和检疫标准是质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进行全局优化,促进疫病控制,改善肉食品质量。在肉食品生产环节中必须进行动物屠宰检疫。为保证检疫质量,应从检疫现状出发,强化检疫管理,促进检疫过程执行标准流程,配合高质量疫病监控,提升检疫实效性。此外,还应从源头出发,制定科学疫病防控机制,定位影响检疫质量的相关环节,完善检疫缺陷,促进动物检疫精细化进行[1]。
2检疫质控措施
2.1检疫制度
应针对动物检疫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流程,完善检疫指标设计,明确硬性管理规定。在屠宰动物前,应彻底清洁屠宰场所,保证屠宰环境卫生。应制定标准化屠宰室卫生管理方案,定期卫生检查配合随机抽检,加强垃圾清除处理、环境通风换气、消毒等管理要求。应结合屠宰场生产经营实际配备相应设施,检疫设备应及时淘汰,重视检疫技术更新。环境脏乱的屠宰场应勒令整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动物产品禁止流向销售链。应完善冷藏保鲜设施,动物产品对存储要求较高,通常需要低温储藏,应保证存储环境卫生无菌,避免在此过程中滋生细菌,影响肉质安全。
2.2检疫设备
检疫需要使用专业设备。检疫设备应符合检疫要求,性能状态良好,做好日常养护。设备应用时,应保证流程标准,技术应用专业,实施科学检疫。检疫设备、检疫技术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疫病信息,加强疫病防控。在检疫设备中应包含无公害处理设备,疫情监测过程中,一旦检出不健康动物,或出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专业处理,做好环境、人员消毒,有效杜绝疫病扩散传播。无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制品、肉食品严禁进入市场,在销售肉食品时,应具备相关登记号,无上述证明的肉食品不符合销售要求。
2.3动物健康检查
检疫质控应从屠宰环节上层开始,养殖场的动物在送往屠宰场之前,应由饲养者申请疫病检查,检疫部门派遣检疫人员进入饲养场进行疫病检查。此过程中饲养者需要填写申报表,检疫部门对申报表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后进行实地检疫。当实地检疫无法及时进行时,检疫部门应向其饲养者说明,与饲养者共同解决问题,促进检疫顺利进行。检疫检查中,应由饲养者出具检疫证明,同时应持有检测报告,达到上述要求后将动物送入屠宰场,等待宰杀。屠宰操作前,应行全面体检,确保待宰动物皮肤无异常,黏膜无病变迹象,体表健康。然后检测疫病感染情况,经检测发现疫病感染动物,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接触人员也应进行消毒。动物在屠宰圈中应联合个体检查和群体检查,及时发现疫情,并实施科学应对。疑似病症应行专业诊断,严格防控感染。
2.4屠宰后检疫
在屠宰前环节动物经过严格检疫,但疫病感染风险并非完全消除,因此在屠宰后也应加强检查。屠宰后检疫是必要的检疫环节。之前的检疫环节中可能存在人为疏忽或过失,以及部分疫病在屠宰前活体动物中具有隐匿性,难以被检出。屠宰后应全面检查肉质,定位不明显病症,加强精细化检查,促进病情彻底检出。在进行屠宰后检疫时,应检查内脏、肉皮部位和肌肉组织等,检测后进行标记,遵循标准流程,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并科学处理。无检疫问题,加盖印章,提供检疫安全证明等相关资料。
2.5文书管理
屠宰检疫过程中需要出具资料,应完善文书记录,以备后续查验。应按要求记录屠宰信息。对地方部门而言,应完善法规,加强屠宰场专业管理。应完善检疫人员和检疫设备配置,提升检疫人员专业素养,促进定期培训。肉食品加工或者动物屠宰相关场所,必须配备专业检疫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促进自屠自检。防疫部门应直接管理屠宰检疫区域,执行严格的检疫监督,所有向市场销售的屠宰动物必须经过检疫。检疫质量不合格的屠宰场,予以整改、关停处理。促进检疫设施落后的屠宰场及时更新技术设施,加强规范监管。屠宰记录应详细完善,作为后续工作参考。应联合信息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宏观疫情局势,指导饲养场、屠宰场等动物防疫重点环节加强防疫管理,促进专业检疫。检疫人员是检疫质量的控制者,应持证上岗,实施专业培训,提升检疫责任意识、专业素质,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检疫人才储备,促进屠宰检疫质控长期高效开展[2]。
结论:总而言之,在肉食品质控全周期工作中,动物屠宰检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影响肉食品质量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通过动物屠宰检疫,可有效预防疫病感染肉食品从生产链进入销售链,影响饮食安全。在进行屠宰检疫时,应规范检疫流程,严格执行检疫质控标准,实效性消除危险肉食品,促进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淮昌.加强生猪屠宰环节肉品检疫的重要性[J].兽医导刊,2021(05):70.
[2]胡杨.规范畜禽屠宰检疫 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