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高大然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 新课程改革标准之中提倡以人为本教育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侧重联系实际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生活化教学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其应用于教学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就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有效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1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生活化教学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利用情境创设、生活化问题思考来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与交流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提倡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掌握知识,是有效优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下,生活化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物课堂实践中落实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大势所趋,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自然学科,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若能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就能有效优化生物课堂教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

一、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理论概述

(一)生活化教学理论

生活化教学理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学科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具有一般自然学科开展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共性,而且也受学科自身特点以及性质制约。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本身就有其自身教学模式的特殊性,生物生活化教学提倡在生物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将生物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与规律,同时利用生物经验来促进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将所学生物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期间,教师一定要意识到生活化理论的价值,在课程实践期间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来展开教学,借助有效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化学习氛围中有效提高自身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从而真正有效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二)生活化教学意义

在高中生物课堂实践期间,生活化教学理论的有效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其不仅能够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理论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经验,还能将其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这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熟悉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这样学生就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高中生物课程知识学习之中。除此之外,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在理解生物理论的同时,有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让高中生物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的关键。

二、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措施

(一)明确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目标

在生活化教学工作改革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真实感受、真正掌握的机会,进而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明白学习知识。

例如,以《认识身边的植物》课程为例,在生活化教学工作过程中,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观赏类、食用类、药物类植物的识别和探究,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具有地区特色食品的制作观摩活动,弥补和拓展课程教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识别和探究地区观赏类植物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植物分布情况。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观、感受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并结合丰富的植物资源,向学生讲解植物分类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植物标本的收集,进而增强学生对植物分布情况的了解,以及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生物理论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期间,教师一定要意识到生物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这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用生活来比喻一些生物知识,通过这一方式来促进学生理解,这能让学生在有效感知与比喻中形成抽象到形象化的转变,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细胞能量通货——ATP”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 ATP、脂肪、糖类与蛋白质等能源物质,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比喻,即将ATP 比喻为货币,所以属于直接的能源物质,能够被很好地利用;而糖类与脂肪则可以将其比喻为存在,因其具有较大能量可是又不能直接使用;蛋白质则可以将其比喻为生活中的固定资产,毕竟其一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化比喻中形成良好的把握。

(三)作业生活化设计,促进知识巩固与深化

在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期间,作业生活化设计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更是有效促进学生生物知识巩固与深化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业设计一定要改变传统教材限制,联系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物问题,抑或是组织学生参与到一些生活实践探究活动中,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搜索、走访、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等活动之中,这样就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生物与生活联系体验中,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改善生物,从而最大程度提升生物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生物课堂实践期间,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划分成不同的调研小组,然后分别布置调研任务,让不同小组就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等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生活化探索,这不仅能够创新作业形式,

还能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学会关注社会与生活,这能进一步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相关理论,并且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三、结束语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高中生物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需要强化生物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程实践期间积极引导学生以生活化的眼光来看待生物学习,真正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来展开合理设计,这有助于学生有效把握生物知识,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真正让生物教学回归生活、扎根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唐谨丁.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2]李成平. 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