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教育教学中,家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家庭作业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不但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目前,为了缓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从“五项管理”到“双减”,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1]。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对作业的数量和时间进行严格的调控,而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又不能降低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作业质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误区
(一)不重视课堂作业。大部分的初中化学教师不会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有的即使布置了,也会让学生在课后去完成。因此学生完成了作业但得不到及时的讲解,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和纠正,这样的“课堂作业”效果并不如教师的预期。另一方面,当前初中化学课程很难抽出时间来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教师也没有时间进行讲解和评估,这是由目前的教育形式决定的[2]。因此,大部分的初中化学教师对课堂作业的布置并不重视。
(二)作业量过大。初中化学教师布置的作业过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很容易让学生力不从心,难免会产生应付的情绪,有的学生还会为了“交作业”而抄袭别人的功课。此外,部分初中化学老师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抱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只以对错来评改,而忽略了对对错形成原因的思考[3]。长此以往,不但使学生害怕做化学作业,而且教师们在批阅的过程中也会倍感疲惫,对于初中生和化学教师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答案中找出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学生的难点,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疑难点,使其不断提升。但如果教师们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只是以对错区分,并没有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加剧化学课堂的低效。
二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有效设计策略
(一)作业设计要多样化发展
首先,可在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安排一些阅读型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网络报道、报章杂志文章等,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来获取资讯,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布置口头表达作业。目的是为了反复记忆主要化学知识,包括元素符号、化合价等。三是要布置实践操作性的作业。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学习或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例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白色污染,并通过自制的调查表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并提出问题及对策。四是要布置探索性的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进行一些家庭的小实验,例如自制喷泉、饮料中维C的探究等,将课堂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活动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作业内容体现质与量的综合性
首先,要使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行之有效,就必须从准备工作入手,对课本进行仔细的研究,对学生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重视主要的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再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使作业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和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的学习[4]。其次,要确保作业内容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体现思考性、全面性、兼顾性。应从简单到困难,注重启发与巩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在作业的数量上,要注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一般以30分钟完成为宜。
(三)注重作业的探究性、合作性和开放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化学教学的重视,强调了化学教学中应注重的是如何应用和实践,既要传授基本的知识,又要结合现实,使其具有实用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尽量减少传统的“书面形式”的作业安排,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结合,使学生的化学家庭作业能够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使学生在做完家庭作业后,既可以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又可以提升他们的化学技能,使他们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化学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5]。比如在水资源等课程的学习当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有关水资源的调查研究,要求他们自己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资料和调查结果分析归纳出节约水资源的有效对策。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教科书中没有的知识,因为通过搜集材料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通过自制调查表,可以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调查能力、表达能力。这样的作业难度并不大,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不过在总结对策时,还是需要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合作给出最优的“方案”。
(四)兼顾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为初中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化学,所以在学习中他们的方法、心态也各不相同。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也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化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情,按照他们不同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布置有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和进步[6]。在初中,化学是必考课程之一,也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顺利升入高中的关键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重视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作业,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们推荐化学知识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通过优质资源来充实自己的化学知识,从而使他们爱上化学,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积极的学习,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化学作业的布置能够做到合理而有效,那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而且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视作业对知识巩固和延伸的重要性,因此无法实现作业的有效设计,这使得作业非但实现不了其价值,还会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反感。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想出更多策略,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被学生认可,让他们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促使其化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基于双减“减负增效”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之我见[C]//.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395-399.
[2]许田军.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7):43-45.
[3]吴秋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初探[J].亚太教育,2022(07):16-18.
[4]张庆玲,陈丽萍.浅谈“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减负增效[J].内蒙古教育,2022(06):52-56.
[5]孙兰兰,顾冀鑫,刘晓愚.“双减”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编制原则与实施策略 以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SMART”校本作业体系为例[J].上海教育,2022(Z1):116-117.
[6]贾丽萍.尊重差异 适切设计——初中化学差异化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2022(0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