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秦秀云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东兴小学,154005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实践。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材内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标视域下,积极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更有益于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彰显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创新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篇讲解,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深度挖掘。而大单元教学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按照主题、文体、能力等维度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教师要从学科素养和新课标出发,为大单元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思想,完善认知,促进发展。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契合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实质特点。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大单元教学正是针对这一目标而设计的。它通过让学生学习大量的文本,使其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注重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技能。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中,目标的设计要区别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学习的理念,要让这样的学习目标超越单元教学的目标,要看到文本之外的内在素养,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也让这样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所体现,内化学生的品格,也能够实现大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目标设定方面便可以做出调整。在这个单元教学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生活,童年的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充满着喜怒哀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珍贵的童年,它可以充满着喜怒哀乐,可以充满着真实和自信,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弥足珍贵,也许此刻学生领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可以突破这一层面。设定目标“①铭记童年生活,寻找成长印记。②感受真挚感情,快乐生活学习。③书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寻找灵动、个性的色彩。”这样的目标对学生的一生成长都大有裨益,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整节课的方向引领。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也很关键,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摆脱传统的目标设定曲线,为大单元学习找到更关键的学习任务。

(二)制定多样化的课程类型

在大单元授课环节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制定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从整体教材着手,统筹布置各个教学环节,科学布置预习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复习学习等教学活动。由于每一节语文课都有着独立的授课内容和小标题授课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在布置教学活动前,一定要多重视教学主旨,要优化每一节授课内容,为小学生创造理想的课堂教学体验,以此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推动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此单元设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这一单元将培养感恩之心作为教学主旨,主要是教导学生要体会父母培养自己健康长大的不容易。《父爱之舟》和《慈母情深》的授课素材可通过实践方法教学,让学生在感恩父母教育环节中生起感恩之心。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可利用话剧表演的方式,把小学生划分为两组,分别拿不一样的剧本,其中一个剧本是写主角一天中的幸运,另一个剧本描述的是主角一天中经历的倒霉事情,以此抛出本课文的授课内容。教师在本单元授课期间要优化教学细节,比如在邀约学生家长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将准备工作做好,利用多数家长都可以有假期的一天,这样一来,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围绕文章教学特点制定不同类型的授课方法,既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也可以为整个授课过程增添新气息,关键是还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使每位学生对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有一个深刻理解,而这也是促进语文授课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

(三)实施情境扮演

多数小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会感到十分陌生或是不熟悉,教师在运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期间可借助情境导入方式为学生创设他们熟悉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以此缩短学生和语文学习的距离,同时提升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科普类文章,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视频,展示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得灵感的仿生技术,以及近百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多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讨论,随后将“壁虎尾巴为何在断了后还可以长出新的?”和“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自由遨游?”导入课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上进行“模拟科技馆”“新闻发布会”“科技作品展览”等形式的情境扮演,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课文内容,像是要求学生分别扮演科技馆中的讲解员,解答同学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举办科技作品展的方式讲解多种高科技技术,如高铁动车、人工降雨、宇宙飞船等。采取情境扮演方式实施教学活动既可以拉近小学生和所学课文的距离,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气氛里学习语文知识。

三、结语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被推广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大单元教学的深刻内涵,理解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初淑香,张灿.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大单元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2022(9):7-9.

[2]王长基.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