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究

战丽娜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130000

摘要: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和方法,充分考虑化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注重教学目标和标准的制定,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收集和运用评价和反馈,不断评估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基于此,本文在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展开研究,以期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新课标;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教学评一体化”是促进化学教、学、评三个环节相联系的根本思想,根据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要求来看,我们应该对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的教、学、评三个环节进行变革,并推动其充分的融合。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综合教育体系,可以实现教师教育、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估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育效能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了降低学生学习负担的预期目标。所以,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现实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真正实现“深度”教育目标。

一、优化教学,发展兴趣

要真正地使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整合效应以及效果得到有效利用,高中化学教师就必须把学生重点放在第一位,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经验去关注深入地学习,从而造成化学学习的松懈,影响到整个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所以提升高中生的课程注意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实施教育时,高中化学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使他们能够从消极的接受转变到积极、主动的吸收,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得到更大的提升[1]。举个例子,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如果仅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知道和明白老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就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加知识实践。可是,假如创造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进行讨论,就会让兴致不高的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化学反应原理”板块中有许多化学知识都涉及了日常生活问题,比如食醋能去除水垢是基于溶液酸碱性知识,还可以用热碱溶液去除油脂,这是结合了盐类水解原理,生活中的“暖宝宝”产生热量是因为原电池反应中的氧化释放热量原理。市场上流行的一种很受欢迎的快餐“自热火锅”是利用发热包内的生石灰与水接触后发生放热反应的原理来进行加热的。此外,老师还可以结合“冷藏存储食品是为了减缓食品腐烂速度”的实例来对化学反应速率内容进行说明,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还可以节省学习时间。还有学习化学电源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课本中介绍的锌锰干电池、纽扣电池、锂电池和铅蓄电池等进行实物展示,它们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池,很方便收集到,老师进行实物展示,可以更好地进行电池构成知识的讲解,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探讨,最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危险化学品爆炸、制造化学毒品等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事例,老师要对这些事例进行正确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清是非,做出正确的评判,也让他们从“被动学习”向“积极学习”转变,并不断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促使课堂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二、关注资源,引导开发

传统教材的课程时间减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等问题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面对这一现状,高中化学教师队伍要注重优化教材编排和课程安排,结合信息化工具准备“系统化的微课库”,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日常教学中因课时短缺而造成的教学不足问题。另外,以“系统化的微课集”为形式的网上教学资源也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首先,以逻辑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本地区根据对现阶段微课制作的体会,结合学科知识结构的逻辑系统,在高中化学课程全面展开了微课集的制作,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序列化。以单元为单位,寻求单元间的逻辑联系,希望能突破课堂与空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隔阂。比如,强化“基础理论”“实验”以及“社会现实”等主题系列微型课程为主线,同时整合课本单元目录设置系列微课集。其次,通过一个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了网上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统一的平台可以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利用,避免了资源重叠、分类混淆等问题,同时还能极大地提高检索的效率[2]。比如,在“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讲解中,要让学生对原子的微观结构和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动画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直观化;再比如,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他们对分离和提纯的原理和过程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三、考虑实际,完善评估

教学评价本身就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规范教学方式。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考试测验、实验评测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表现的综合性评价,还要积极进行评估方法的优化创新,并要强调教育评估与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布置、考试测试以及实验评测的时候,教师列出的考察问题必须以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化学知识本身为基础。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合作探究的问题和方向也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知识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亦是如此,必须基于学习和客观现实展开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进一步达到了教、学、评的三元一体化发展。

四、多元评价,优化提升

开展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估,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又能让老师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缺陷,从而为老师开辟新的教学实践空间,让师生都能从中获益。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激励同学们积极学习化学,并从中评选“最佳表现明星”“最佳实验之星”“周测之星”“进步之星”等称号,以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评估也可以从传统的“老师”型教学评估模式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主”的评估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评价或者与同学的相互评价,对自身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老师们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反馈进行归纳总结,将他们的观点与课堂上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逐渐助推化学教学得到持续优化和改进。只有把评估工作真正地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才可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3]。

结语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素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而要保证教学评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建立教育情境,探索化学教学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也为教学的新发展做好充分的铺垫。

参考文献

[1]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2]方桂园.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讨[J].新丝路:下旬(8):2

[3]房欣.“双减”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2021,22(91):2085-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