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的探讨

张君

颍东区农业农村局,236000

摘要: 新时期背景下,绿色食品蔬菜种植技术不断发展,绿色蔬菜的量产不仅增加了社会收益,而且,因为其绿色节能的种植技术,为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针对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为番茄种植技术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
DOI:10.12721/ccn.2022.1571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我国于上世纪初期对番茄进行了试种测试,在70年代在全国广泛种植,因番茄本身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因此成为人们生活中较为偏爱的蔬菜之一。近几年,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为保证绿色食品的安全性,需结合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及管理方式,为我国绿色食品番茄种植的产量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关于绿色食品番茄种植的产地环境及品种选择

在绿色番茄种植前,应选择不易开裂、抗病能力强的番茄品种。经过逐层筛选,选出优质的番茄种子,并置于温水浸泡。温水浸种是利用热水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潜在病菌,对作物早期疫病、叶霉病可起到预防作用,在浸泡中应注意翻动,以免高温烫伤番茄种子。泡种程中,应选用40-50℃的清水泡种,30s-1min左右捞出,再次倒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3.5-5.5h之后再次捞出,放置于20-25℃温室内用湿毛巾将其包裹住进行催芽,催芽时应时刻注意温度变化[1]。

关于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整地技术

播种之前,应对种植土壤进行精耕细耙,此操作是保证作物能够健康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2]。所以,应重视精耕细作的有效性,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为作物健康生长提供较好的生长条件。尽早进行耕翻,将土质中块状土壤耙平,再施加足量肥料。播种前,先对土壤进行杀菌,抑制土壤下层虫害的发展速度,从而减少番茄枯萎病的发生。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播种技术

因番茄喜温,选择阳光充足,保温较好的温室对番茄幼苗进行育苗操作。在育苗中,应时刻把控温室内温度及湿度,以保证温室内健康的生长环境。若温室中出现病菌感染而导致番茄秧苗大面积枯亡,则需要重视温室中水肥的管理,以降低番茄秧苗病虫害的侵蚀,造成番茄产量损失。

穴盘育苗是将番茄种子以1穴1颗的方式,将番茄种子播种到洞穴中,并将人工制作的腐解基质覆盖在洞穴上,有利于番茄幼苗后续生长,为番茄幼苗移栽提供方便条件。

绿色食品番茄苗期的管理

番茄出苗之前应控制白天与夜晚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15-25℃。出苗之后,白天温度应控制在15-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以免番茄幼苗因生长环境条件不协调,产生发育过旺的徒长现象。番茄幼苗在生长初期对温度的把控十分重要,适宜的温度可使番茄幼苗在后期获取足够的养分,并健康成长。

种植中可根据基质的含水量及天气降水情况,适当浇水,水温应控制在15-20℃左右,应严格控制浇水量,只要保持基质湿润潮湿即可。湿度过大,会导致番茄幼苗产生病害威胁,影响番茄幼苗生长,降低番茄产量。可见,水分管理对番茄幼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绿色番茄的种植,应把控好肥量的施加。首先,肥料的选择应符合我国已颁布的《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在种植中对番茄幼苗查看监控,查看番茄叶片生长情况,若在观察中发现,番茄生长缓慢,叶片发黄,须及时采取消杀措施。种植过程中需对施肥量严格把控,过量肥料使用,会造成番茄幼苗被农药烧灼,阻碍幼苗生长[3]。

当番茄长出4-6片叶子时,应开始准备炼苗工作。在番茄出大棚前的5-8天,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放风。炼苗主要以低温、通风及控水为主要原则,在4-6天左右可将棚膜全部揭开。如此操作,可有效提升番茄幼苗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

番茄一般在4月末-5月初开始定植,地表温度达到8-10℃以上。在番茄移栽之前,完成浇水工作,移栽时可连带基质一起移栽,并可适当采用深栽的种植方式。在定植时,可先在定植区域按定株距离对应挖穴,再将幼苗移栽至挖好的穴孔内,覆土封口后浇水灌溉,隔日再次进行浇水灌溉,待到土壤合适耕种时,对番茄幼苗行间的表土进行松土耕作,促进番茄幼苗的根部有氧呼吸,有效降低杂草争肥现象发生。

合理密植对于绿色食品番茄产量有巨大影响,不同类型的番茄品种有不同的种植密度需求[4]。所以,针对不同品种的番茄在种植移栽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做出种植的密度调整,同时根据番茄幼苗不同的生长环境特点找出该品种番茄幼苗生长的种植密度,进而实现绿色食品番茄生产利益最大化增长。

三.关于绿色食品番茄种植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10天中耕1次,全生育期中耕2次,适当时期中耕并浇灌头水,灌头水时间需要根据土壤情况来确定,处于水分临界期的番茄需要大量水分,以保证番茄种植有较高生产量。春天对番茄土壤翻耕前需耕施底肥,将有机与无机肥有机融合,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加量,有助于绿色番茄的产出量及安全性。

绿色番茄种植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秉持以预防,做为主要防治前提,再综合进行治理的原则进行。通常采用的防治方式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若以上防治方法对病虫害没有防治效果时,可适当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在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在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前,通过适当增强番茄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率[5]。

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提升番茄自身抗病能力,降低病原体数量,以保证第二年种植时不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爆发;物理防治措施通过覆地膜,阻止土壤中的害虫乱飞,降低虫害与草害危机,可选择灯光诱惑将害虫集中到指定地区集体消杀,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药剂防治措施是根据病虫害的特点与危害,通过对药剂合理管控和选择,选取对环境污染小并有利于番茄作物安全的药物,以达到最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结束语:

当下,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体系已然形成,结合所在地区实际发展情况,种植适宜所在地区生长条件的绿色番茄,并适当对番茄种植技术进行调整。综上所述,在未来农业发展中,需加强绿色食品番茄种植的技术研究力度,同时对病虫害防治措施做出调整,并坚持以预防为主要防治前提,再进行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落实绿色发展,促进绿色食品番茄种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萍. 论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J]. 农技服务,2017,34(8):37.

[2] 冯晓赓.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2021(5):39-40.

[3] 向宏存.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探讨[J]. 新农民,2021(30):86-87.

[4] 邓红. 绿色食品番茄栽培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2021(1):79-81.

[5] 姜慧. 绿色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J]. 农家科技,2019(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