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创新沟通,携手成长 ——新媒体环境下家校互动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雪迎

广州市番禺区剑桥郡小学,广东省广州市,511442

摘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家校互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家校互动存在的三大问题,包括沟通的表面化、信息过载和误解的产生。随后,提出了三条实践策略,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以及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新媒体素养培训,旨在促进家校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合作。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家校互动;沟通问题
DOI:10.12721/ccn.2024.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新媒体环境下家校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的表面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主要依赖于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线上平台。家长和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交换信息,而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对话。这种沟通方式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和合作关系,因为双方往往无法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此外,线上沟通还可能导致沟通双方对信息的误解。由于线上沟通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解释,一些细微的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等非言语信息无法传达,这可能导致双方对信息的理解产生偏差。

(二)信息过载

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海量且更新迅速,家长在接收和处理这些信息时可能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不仅要关注学校发布的各种通知和公告,还要参与各种线上讨论和交流。过多的信息输入可能导致家长产生焦虑感,降低他们参与家校互动的积极性。此外,信息过载还可能导致家长无法及时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这可能导致家长错过一些关键信息,影响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误解的产生

 新媒体沟通方式的匿名性和间接性可能导致家长和教师在沟通中产生误解。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解释,一些细微的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等非言语信息无法传达,这可能导致双方对彼此意图和立场的误解。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家校互动存在沟通的表面化、信息过载和误解产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家校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家校互动方式,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合作。

二、新媒体环境下家校互动方式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促进家校互动的深度与广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家校互动方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成为了家校合作的关键。为此,学校应当积极搭建专门的家校互动平台,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广泛交流。  

在实践中,本校成功地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的沟通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信息发布、在线问答、活动报名等功能,还融入了家校共育的理念,使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和反馈。

以企业微信家长群为例,该平台成为了家校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每当学校有重要通知或活动时,教师都会及时在企业微信家长群中发布,确保家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同时,家长也可以在该群中提问、分享经验,与教师进行互动。这种即时性的沟通方式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还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互信和合作。除了企业微信家长群外,学校微信公众号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学校的新闻、活动等信息,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这种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覆盖面和准确性,还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二)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构建家校共育的桥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家校互动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成为了促进家校深入互动、加强双方沟通合作的有效途径。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还能够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家校共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以本校为例,该校每年都会精心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线上线下结合的家校互动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家长进校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校会邀请家长亲自走进校园,参与孩子的课堂学习、庆祝节日活动、小农田耕种、校运会等各种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氛围。同时,学校还会通过一些家校活动,如召开家委会、家长会等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每学期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鼓励家长积极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

除了“家长进校园”活动外,本校还会定期在学校的阶梯室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如“家长学堂”。鼓励和发动家长们到学校倾听讲座,同时,也会开设直播,方便未能到校的家长在家进行学习。这些讲座的主题涵盖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升学规划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家长提升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在讲座中,学校会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担任主讲人,为家长提供科学、实用的教育指导。在线上的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在线观看讲座,并与主讲人进行实时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此外,该校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例如,学校会在智慧阅读平台上发布“家校共读一本书”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心得;还会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校园风采”短视频,展示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风采、开展的各种精彩活动情况等。这些线上活动不仅丰富了家校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为家长提供了更多参与孩子教育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这些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家长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在校表现,增强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家长提供了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双方共同解决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可以说,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是构建家校共育桥梁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加强教师与家长新媒体素养培训:适应新媒体时代,共建和谐家校关系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家校互动的方式和渠道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革,提高教师和家长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新媒体素养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家校沟通。  

对于教师而言,培训内容包括社交媒体使用技巧、在线沟通技巧、网络舆情应对等方面。通过培训,教师们不仅掌握了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学校动态、回应家长关切,还学会了如何与家长进行更加高效、顺畅地在线沟通。同时,面对网络舆情的挑战,教师们也增强了应对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和化解潜在的家校矛盾。对于家长而言,培训则侧重于信息安全意识、网络素养提升等方面。学校通过举办讲座、线上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教导他们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孩子的隐私,避免受到网络诈骗等侵害。

三、小结

新媒体环境下家校互动面临着沟通表面化、信息过载和误解产生等问题。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以及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新媒体素养培训,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文超.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家校互动成效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 罗良忠.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的创新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 刘海军.新媒体时代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班主任, 2022(1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