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创新实践

屠晓芳

绍兴市越城区马山中学,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而忽视了英语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创新实践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探讨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创新实践,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初中英语;英语教学;生活化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课堂是小的社会,而社会就是生活,生活即课堂。课堂中所学所得都将运用到生活中,我们所学的英语知识也是最终将运用到生活中供大家所用。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着重强调英语生活化教学,教师要注重将生活与课堂相结合,教师应灵活地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个人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让生活再现英语,让英语教学课堂更加丰富精彩。

一、教学方式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提倡教师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语法和句型的运用和单词的记忆为主,在课堂上会花费大部分的时间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就要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内容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再现生活情景,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以“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教学为例。Section A部分主要围绕“购物”这一主题展开,本部分教学以谈论价格的方式为重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本次学习掌握利用“How much”询问物品价格的正确方式。在本次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对话,引导学生在谈论衣物颜色和外形的同时学会运用正确的句型来谈论其价格,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购物方式,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本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句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编写对话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编写内容的过程中,加深对对话内容和句型的应用。

二、词语生活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理解

步入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在对英语知识点进行理解及运用的时候,其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转变,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倾斜,但是总体上而言,具象思维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英语老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期间,更综合利用多种生活化实物,帮助学生对句型的含义、英语词汇和学生认知等深度理解。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选择的实物最好是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兼具方便性和便捷性。通过合理地选择与应用各种生活化教学道具,最大限度上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保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教授单词“guess”和句型“it is for sb.”的时候,英语老师可提前将准备完成的教学道具放置在背包里面,之后再进行示范。Teacher:“What is in my bag?”or“What is in his schoolbag?” Student:“Let me guess.” Student:“It is a pair of glasses. ”or“It is a book.” 此时老师再从书包里面将准备好的橡皮拿出来,通过这种示范让学生明白“guess”这个单词的概念。为了加强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教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并说出例句:“It is for Lin Dong.”再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等所有学生充分掌握句型的实践应用后,教师再传授学生下面的句型:“It is not for me.”“It is for her.”这种回答形式来收回教具。之后,英语老师再让学生进行猜测“What is in my bag?”学生若是猜测正确,则给予肯定回答“Yes,it is.”若是猜测不正确,则给予否定回答“No,it isn’t.”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科,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得学生的英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训练。初中教材中包含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内容,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对话内容的设置大多数都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同时,也没有较为复杂的词汇,很适合在生活中运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要重视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要关注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还原生活情境,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例如,在“It's raining”教学中,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天气和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本课所包含的语言材料与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描述天气为主,并巩固学生对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而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全球五个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讨论。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运用,教师就可以在其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师在warming-up的环节,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英语天气预报,并让学生尝试记录自己听到的与天气有关的词汇,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英语学习状态中,并掌握本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与天气有关的话题。紧接着在presentation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五张与天气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与表述天气有关的词汇,然后再引入课本中的五个地区的天气情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知道的词汇谈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而在最后的练习巩固环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来自五个不同城市的学生正在通过微信交流当地的民族风俗和天气情况,假设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形容你所在的城市?”教师将学生按照地区分为5个小组,通过搜集当地的民族风俗和天气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四、结束语

通过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创新实践,英语教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英语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展望未来,英语教师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更加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石。同时,笔者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入到这一创新实践中来,共同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生本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1(44):36.

[2]宋承飞.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