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研究

雷静

国网江西柘林水电厂,江西,332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大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力度,确保与国家电力发展需求相适应。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以物联网为基础所构建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立足于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化建设;智能电网
DOI:10.12721/ccn.2021.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依赖电力能源的支撑,这就要求国内必须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高度关注。在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强力推进电力系统改造进程中,将电力供应效果得到不断优化,也极大程度改善了现行的电力环境,加快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体验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拓展,这也为智能电网信息建设提供了基础,通过在内部改善安全保障机制、规范标准化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将大幅提高供电系统质效。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意义

就国内电力设施建设情况来看,都相继投入了大量资源予以建设,对现行的电力体系进行了全面革新,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国内电力供应质量提升。以物联网系统为基础所搭建的智能电网信息化系统,更是适应当前历史发展潮流所制定的战略规划,也体现了国内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趋势。

(1)与以往传统的电力网络相比较而言,智能电网信息化系统具有人工智能、全覆盖的优势特点,将大幅缩减电网系统内的人工成本,并且更好的控制电网网络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压力,大幅提高其管理质效,持续推进电力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2)以物联网为基础所构建的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可以深度挖掘出电力网络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从事电力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整理归纳反馈信息,精准排查故障位置及原因所在,将大幅提升安全保障系数,这也直接提高电力网络的稳定性。

(3)以物联网为基础所构建的电网信息系统,能够从根源上解决传统电力网络内存在浪费电力难题,实现节约用电,与国家深度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呼应,初步构建绿色能源新格局。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对策

2.1健全安全保障机制

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阶段,主要是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归拢、有效整合以及信息传递。考虑到电力网络的覆盖性、重要性,务必确保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可靠,要从源头开始遏制由于病毒侵袭、黑客攻击以及传递信息遗失等问题而造成系统瘫痪。

(1)在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中,相关人员要以物联网作为基础而构建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将相关环境信息及时整理归纳,深度挖掘存在的风险隐患,健全安全保障机制,以提高解决措施的针对性。

(2) 所构建的安全保障机制阶段,要着重考虑到当前网络运行的主流架构,要以信息环境作为基础支撑,将相关安全保障技术引入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到信息安全保障内相关渠道、端口的兼容性,继而达到有效屏蔽外来风险的干扰,使得设置更为安全、可靠的屏障。

(3)所构建的安全保障机制,从业人员可以在智能电网操控平台上设置不同操作等级的权限,对于不同层级操作人员的操控职能进行界定、划分,给与其相应的操作权限,并设置相应的密钥控制,通过设置信息收集、传输的多重保障,以提高其安全保障系数。

2.2完善信息集成体系

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内,将数据信息有效转换成动态传输要素,继而为实现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为了加快推进智能电网进程,应将信息集成体系进行革新,实现数据搜集的全面性提升。就当前的智能电网信息化体系而言,更多的是以物联网作为根基所在,在实际建设阶段,将发挥出物联网系统基础功能作用,在电力系统内重要关键节点位置布设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将不同区域位置设备的运行状态转换为数据信息反馈到数据中心,有物联网系统平台进行数据收集与整合,这将有助于整个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进程。再者,科学使用数据挖掘及时,将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对电力网络运行环境内有关数据有效整合,对隐藏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继而可以分析出电力网络的现实运行规律,为后续的电力网络建设指明方向,更好的促进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也能提高其措施的针对性。在逐步完善信息集成体系阶段,要依据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高效整合归纳、准确处理、及时传输,过滤掉价值不高的信息数据,切实提升智能电网信息化系统的真实反应效率。

2.3构建标准化体系

通过物联网平台所构建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平台,这也是当前电网系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但与传统的电力网络相较而言,智能电网所具备的功能性更强,稳定性更为可靠。为了更好的建设智能电网信息化发展,应该构建相应的标准化体系。

(1)在建立相应的标准化体系基础上,从业人员应及时搜集在不同区域位置的相关系信息数据,深入分析不同电力基础设施间的差异性,并以不同区域位置的电力基础设施平均供给水准作为参考,再设置相应的标准水平,继而可以有效推进智能电网信息化发展进程。

(2)以物联网为基础所构建的智能电网信息化系统,需要更具完备的技术支撑,使其具备应对各种类型攻击的能力,快速提高电力输送能力。故而,在建立标准化体系阶段,应对不同区域位置的电力人员进行有关电力基础设施建的技术的系统培训,加强专业技术领域的培训,有组织、有目的的建立电网建专业队伍,使其富有责任、使命感,这将能够在人才储备上予以高度支撑,快速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建设,有利于电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3结论

国内正处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发展理念进行辅导,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安全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集成体系等方面,能更好的持续推进智能电网信息化进程,有利于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倩, 陈思远, 赵晶辉,等.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省域电网精准规划支持平台研究与实践[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26):91-94.

[2]高新霞.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电力营业厅研究[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34):134.

[3]孙暄, 冯勇, 李响.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J]. 通信技术, 2019,333(09):224-230.

[4]欧阳进, 张蓝宇, 胡海宁. 基于健康信息评估的运检装备智能管控研究[J]. 大众用电, 2019, 34(0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