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障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

张兴凤

历城区特殊教育学校,250101

摘要: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更关注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我们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智障学生遵守规则,吃苦耐劳、勤劳节俭,团结协作,与人交流合作等。为智障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 智障学生;职业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70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智障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智障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智障儿童充分享有优质的、最具针对性,有效性的九年义务教育权利。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九年义务教育后,这些教育对象大部分失却了继续就学的机会与可能。在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困难的处境。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慈善事业,均无法面对、安置。培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不乐观成了突出问题,许多家长为智障子女的出路问题仍在四处奔波、求助。许多家长不奢望子女能够找一份多出色的工作,赚多高的薪水,仅期待一个栖身之地。能让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几乎是所有智障生父母的共同心愿。

近几年来,培智学校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越来越重视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一部分中轻度的智障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园艺修剪、面点制作,社区环卫,简单手工艺品加工等。他们基本可以胜任一些社区、企业的简单工作。

近来,我们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调研了多家企业和社区,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用人要求也日益提高,而且更关注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如:责任心、守时负责、诚实正直、与人团结合作的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此,我们培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应从传统的德育教育向市场驱动做出调整和转变。注重对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遵守规则。

所谓规则,就是规定和法则。每一个企事业,都有自己的各项规定和法则,都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和法则。没有规则,企事业就如同一盘散沙,效率也无从谈起。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例如:按时作息,遵守纪律,按时清扫卫生,按秩序排队、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听从老师的要求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制定严格的规则,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对于智障孩子来说,培养学生遵守这些规则很困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慢慢培养。老师和家长紧密配合,严格要求,不能因为他们是智障孩子而放松了要求。例如:培养学生遵守按时上学的规则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克服困难,不能因为天气稍微不好就不来上学,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遵守规则意识对于智障孩子将来从事工作很有帮助。

(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劳节俭。

吃苦耐劳、勤劳节俭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很多孩子不具备这种美德。这一点从大学生的择业可以看出来,很多大学生择业时拈轻怕重,挑三拣四,总想挑轻松而且薪酬高的职业,即时找不到工作也不愿从事苦的、累的工作。青年人出现了断层也正说明了现在的年轻人怕苦怕累,缺少了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智障孩子就业很困难,据调查,大多数企业不愿招收智障孩子。大多企事业喜欢听话、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的智障学生,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的职业素养。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的职业素养。我们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征得学生家长的配合。由于智力残疾,很多孩子依赖性很强,家长包办太多,娇生惯养。学校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配合学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的职业素养。

2、举办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的职业素养。例如:清明节时,学校组织学生徒步到距离五公里的烈士山扫墓,大多数智障孩子都能克服困难,徒步到达;春天到了,组织学生徒步到附近的社区公园打扫卫生;每天清早,指导学生打扫校园、宿舍、教室的卫生;吃饭时,要求学生珍惜粮食,尽量做到光盘;住校学生自己整理床铺、衣物、学习用品。

(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素养。

21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无论是对促进个体社会化,还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智障孩子由于智力残疾的原因和受到家庭、社会等各种环境的影响,性格发展有不良的倾向,很多学生比较自私、任性、孤僻、冷漠。要使智障学生将来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在校期间要加强团结协作素养的培养。

1、在活动实践中培养智障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素养。

喜爱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智障孩子也不例外。在群体活动必然有很多交往合作的机会。参与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实践,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与人愉快相处,互相欣赏优点,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例如:排演团结合作的情景剧,生活运动会中的两人三足,接力赛等,安排的大多是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在这些活动中培养智障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素养。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心阵地。

课堂、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学生合作交往的机会最多,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团结合作习惯养成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两个中心阵地,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学校资源和学生潜力。我们把团结合作的目标融进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创设多种机会,使学生喜欢合作,并学会合作。如,在学习黄瓜炒鸡蛋这一生活课时,有的洗黄瓜,有的打鸡蛋,大家一起合作完成这一个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完成卫生、劳动、布置班级环境等各项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主动沟通,友善合作。

智障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智障孩子的生存能力,使智障孩子能够回归主流社会,成为一名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智障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提高智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