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层教学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石小芹

石河子第二中学

摘要: 因材施教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并根据学生在认知上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较好的教育,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掌握好该阶段的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日后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中阶段化学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进步。分层递进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有效性
DOI:10.12721/ccn.2023.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分层教学的内涵

因材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的重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挖掘学习潜力,从而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运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采用差异教学模式,发挥不同教学资源的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分层递进式教学而言,其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分层教学、递进式教学,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分层递进式教学”,也能发挥两者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递进式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使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不断进步,最后实现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在开展分层递进式教学活动时,不但需要教师充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还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个性需求等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分层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2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 备课分层

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它决定着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分层及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使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教师备课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

2.2 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法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特质和学习风格实施分组教学,进而实现个性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层次不一样,采取的教学措施也不同。对A层次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并适当增加难度,提升其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对B层次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其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性。对C层次的学生,可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鼓励其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律性。

2.3 教学目标分层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目标也要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关系到教学进程及教学内容的开展,并且任何教育教学方法都是需要建立在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因此,高中阶段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进行合理的分层,不但要复习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还要引入新知识、新概念,从而让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明确的方向,不再是毫无目的地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各种化学知识,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4 教学方法分层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分层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融合起来分层,制订差异化教学计划,以推动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划分学生群体,制订分层教学计划。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学生合理分层,以便于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应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分层教学计划。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要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性指导。差异化教学是指在共同的教学目标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标准,让所有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三要促进合作学习,共同发展。分层教学不仅关注个体差异,而且应重视群体发展。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或者团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通过合作学习,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5 作业分层

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后,对于后续的作业布置也要进行分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较大的中考压力,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堂作业。然而,多数学生却对作业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课后作业模式无益于学生知识巩固、成绩提高。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要布置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作业,转变作业的形式,采用分层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比如,教师在教学有机合成材料课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划分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仅要求这部分学生能够分辨有机物和无机物即可。对于学习成绩中等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学目标,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难度,进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2.6 评价分层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评价,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并注重评价反馈。同时,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评价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

第一,明确评价分层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分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评价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手段。最后根据分层结果制订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实施分层评价。教师在实施评价分层时,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正确评估学生的目的。另外,可围绕化学课堂设计奖励方案,体现奖励方案的创新性。例如,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考虑学生差异。要多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倡导任务差异,回归学生诉求。此外,还要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和认可,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第四,重视个体发展。要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以促使每位学生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分层递进教学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猛.分层递进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2(23):102-104.

[2] 姚长琴.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2):125-127.

[3] 付旭宏.高中化学分层递进教学应用实践“四点谈”[J].基础教育论坛,2022(3):88-89.

[4] 周迎迎,常娥.分层递进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