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实施研究

郑翠桃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661500

摘要: 新课标理念的提出让众多教育工作者再一次关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角度,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化学科目中,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工作应当受到每一位化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尤其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更要重视融合乡土资源,做好教辅资料的开发工作。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实施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作为多种少数民族融合的旅游大省,云南省有着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学校教育中,不仅可利于文化的发扬,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作者也要发挥积极性,观察生活中的乡土资源,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并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既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也能够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培养化学核心素养。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实施原则

(一)遵循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理念中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在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过程中,教师也要遵循这一原则,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学习。教师可以在开发教辅资料之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学生对化学课程所持有的期望,只有教师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够继续渴望化学课堂,也才能感受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遵循特色性原则

教辅资料的开发要以周围环境为基础,立足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也要凸显特色性这一原则。第一,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拉近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有更多机会去实践知识,去应用知识,从而产生对化学的热爱,对环境的珍惜。第二,具有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在教辅资料开发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学校雷同,最好凸显本校的教育理念。第三,要重视保护本土文化。地区文化承载着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教辅资料开发中也要重视对文化的保护。

(三)遵循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教辅资料的相关内容之后,要有一定的知识或能力的提升,本着延续性和可能性的原则,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需求。这是由于不同学生受到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的影响,在学习中所表现的能力各不相同。教辅资料如果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真正凸显教辅资料的教育性。

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开发实施路径

(一)立足生活,体现化学教辅资料的融合性

课程教学生活化理念现阶段广泛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是延展课堂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师要重视在开发教辅资料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元素,让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学习的实际意义。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意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正处于可塑期,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灵活结合环保问题,让教辅资料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吸引力。

以硅酸盐工业知识为主,教师在开发教辅资料时,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思考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在讲解有机化学知识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空调,冰箱的运行原理,氟氯氢类物质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人们常用的护肤品,塑料制品也都是污染的重要来源。房屋装修过程中,甲醛无色易溶且有刺激性,很容易对人体呼吸道,消化道产生危害,甚至还会导致人体组织蛋白坏死。在水体污染讲解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各种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现象。在大气污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大气污染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的来源,如各种化工厂所排放的废气都是重要的污染来源。通过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保问题与教辅资料的开发互相融合,既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初步形成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二)立足实验,体现化学教辅资料的实用性

高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不断让学生发现新知识,完善认知。云南省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河流众多,作为云南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学教辅资料的开发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融合河流治理的相关内容,以红河州金平县的“金子河、藤条江、中越边界河”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课题,让学生自主搜集不同河段的水样,并进行酸碱性检测,验证是否有重金属的污染,了解为什么金子河、藤条江、中越边界河流域以农业为主。当然,这个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材料帮助、仪器帮助、让学生持续提高积极性。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每个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如会议主持人、嘉宾、科研实验工作者等,每个嘉宾就金子河、藤条江、中越边界河水样保护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湖泊水样的酸碱性检测,验证湖泊是否有重金属污染。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上述实验要求,最后发现金子河、藤条江、中越边界河水样的pH值为7,与调查的相关资料高度吻合。在将金子河、藤条江、中越边界河水样与硫化钠混合之后,未看到沉淀物,证明没有重金属污染。教师最后为学生展示地方针对金子河、藤条江、中越边界河农业污染的具体治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学以致用的意义。学生完成实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实验报告单,告诉学生具体的格式和数据统计,最后优秀的作品参与省内举办的各类比赛。通过将教辅资料中的化学实验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学生可以本着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的原则,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三)以学定教,体现化学教辅资料的引导性

云南省有着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很多花卉除了观赏之外,也被用来入药,食用或制造精油。在云南旅游伴手礼中,玫瑰花制品已经成为主要产品,教师可以结合这一背景资料,为学生设计“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课题,并放在教辅资料的开发中。虽然在课堂上已经多次讲过蒸馏、分液、过滤、干燥等的操作,但学生也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采用微型实验模拟的形式,完成真正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后期学习方向。学生自行参观斗南国际鲜花基地,感受花都的繁荣景象。接着,按照自己学习的化学原理,制作装置,设计实验,学生最后通过合作交流,向教师求助等形式,成功提取出玫瑰花精油。整个过程,教师也要及时参与并记录学生的学习问题,回到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再以此进行讲解。从传统的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的转变,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感受学习化学的快乐。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辅资料校本化的开发工作主要执行者是广大一线教师。因此,化学教师要立足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具体学情,通过不断教研或集体备课等形式阐述相应的化学理念,并将其与教辅资料的开发互相融合,真正践行新课程理念,真正促进化学课程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

[1]吴俸隆.基于核心素养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 2022(16).

[2]王太格.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改革化学教学[J].  2021.

[3]李国峰.关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