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葛维斌

定兴县医院,河北保定,072650

摘要: 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运用微创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了一年之间(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42例在院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分组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平均分组: 21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手段,设为对照组; 其余21例患者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以上进行统计对比发现,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 微创技术;创伤骨科;应用价值
DOI:10.12721/ccn.2024.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创伤骨科一般指的是由于外力原因导致肢体骨骼受损,临床最多见的是骨折情况。外力原因大概包括摔倒,撞击和坠落等,特别是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骨科患者相对较多。临床上,对于创伤骨科的治疗一般选择手术治疗,进行骨骼修复。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对患者创口部位进行切口后修复,然后进行固定处理。手术的创口比较大,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可能会对伤口附近的血管或神经等产生影响,发生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大,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在一定时间内,患者的肢体会受到很大限制[1]。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微创技术在临床很多疾病上应用广泛,并起了很大作用。其优点在于创口小,愈合快,患者恢复也相对时间短。本文探讨了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一年之间,在院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42例进行分析。对照组21例患者中,男性14例(占比67%),女性7例(占33%),平均年龄在(42.2±3.5)岁;在观察组21例患者中,男性12例(占比57%),女性9例(占43%),平均年龄在(43.6±3.7)岁。在全部患者中,上肢创伤、骨折的患者有19例,腿部创伤、骨折的患者2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男女占比、基本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21例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对创口部位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切口操作。清理骨折处并做修复和固定处理,一般包括钢板、螺钉等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创口闭合,外部进行石膏加固。

观察组21例患者,采取微创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前首先要对患者创口肢体进行固定,待稳定后进行微创手术。同样进行麻醉,在创伤外侧进行切口操作,之后放置内窥镜查看创口情况。然后对创口部位进行淤血清除,取出骨碎等异物,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且进行引流和消毒、包扎处理。术后持续进行换药,帮助创口恢复[2-3]

1.3治疗疗效评估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创口的愈合时间,然后进行分组统计[4]。同时,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记录统计,总结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组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这些数据中均采用了统计软件包(SPSS23.0)来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使用X2和t值进行检验。P<0.05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两组创伤骨科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创口愈合时间,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更好,都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比数据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x̄±s)

1.png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经过统计发现,两组创伤骨科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总发生率对比来看,观察组的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8.5%),并且数据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2.png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两组创伤骨科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总有效率只针对本次分析研究作为参考。

3讨论

在创伤骨科临床中,对于骨骼手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应用,为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5]。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两组创伤骨科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对比在手术过程的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的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技术的观察组,在各项的指标上有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综上,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防, et al. "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 世界复合医学 7. 07 (2021): 27-30.[2]毛华晋.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13. 21 (2021): 119-122.[3]黄冠就, et al. "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 40. 20 (2021): 47-49. [4]黄德明.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17. 25 (2019): 55-57. [5]刘泉. "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6. 46 (2019):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