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探析

杨建平 边际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摘要: 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广泛应用和普及,为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动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也进一步有效融入计算机技术,进而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设计和综合效能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设计特点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管控系统,在具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种设计方式,分别是集中监控,远程监控和现场总线监控,设计时需要进一步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而为系统的设计质量、设计水准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也要充分结合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更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进而充分确保整个系统的功用满足生产需求,为系统效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的热机械设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更为显著的操作效率更高,信息量更大,控制对象更多的相关优势,同时整体管控精度更高,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自动装置的反应敏锐能力和抗干扰等性能,通过这样的系统设计和综合优势的体现,可以为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提供必要的支持。除此之外,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设计,可以进一步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效能,使其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批量连锁防护效果,为电气自动化领域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方式

1.集中监控方式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集中控制方式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式可以进行自行运行维护,同时更加方便可靠,在防护要求比较低的情况之下,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系统设计时效性。该技术设计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十分广泛深入的应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方面的集中控制需求都要进行充分的满足,同时可以使监控对象得到显著减少,进一步加快处理速度。在具体监控过程中可以整合各项功能,使其融合在一个处理器中,这样可以进行集约化的处理。

2.远程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是双方都接入到互联网体系或者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拨号的情况下,进一步有效联通需要被控制的计算机体系,使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而有效实现远程的监控。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确保被监控的计算机桌面环境,可以在自身的电脑桌面上进行全面细致的呈现,以此实现远程操控的目标。

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同时具备远程监控的所有优点,另外也可以提升监控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对于相对应的器件或者辅助设备能够起到良好的节省优势。在现场总线监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融合各类设备,实现优势互补,在更多的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可以呈现出显著作用,是对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进行的有效拓展和切实完善。通过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的有效设计,这样可以确保相关设施设备如果其中一个出现问题,对于整体的系统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四、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策略

1.实施FCS控制系统设计

FCS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所实施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双向的传输,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一对多,同时在针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中,往往更加精准高效。通过数据的综合应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检测整体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更加安全可靠,使整体的设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设计方法在整个设计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具体设计环节,信息的传输速度往往比较缓慢,对于过多的电气设备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进行连接或者融合。在实际设计环节并没有系统标准的信息传递协议等,同时这种系统不能切实有效的和智能仪表进行充分的连接,必须和其他的具备辅助功能的系统进行融合,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呈现出应有的功能。

2.实施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电网架构为基准,进一步有效实现相对应的自动化控制和系统设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严格细致的监督和管理电气负荷,进而充分确保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漏洞得到切实的应对和处理,为电网高质量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现阶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要及时应用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这样可以充分确保电力负荷管理更加的智能化自动化,进而充分实现电气负荷管理和配电管理能够有效融合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此呈现出应有的控制效能。

3.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设计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来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行,因此,在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做好自动化通讯系统的有效设计,这样才能充分确保配电网相关网络可以高效管理,进行更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以此体现出应有的配置效果。在当前的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要安装相对应的仪表,对此,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有效利用通讯系统的相关接收仪表,对于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充分的呈现,同时有效利用通讯系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或者风险因素,然后切实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样可以充分确保居民用电更加安全可靠。除此之外,因为电网分布更加广泛,在设计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融合相关区域的电网进行联系和沟通交流,实现各类信息的共享,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管控电网体系,使调控呈现出标准化、统一化的局面。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设计

在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装置就是中央处理器,与变频器,智能仪器,低压断路器等相关设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央处理器可以更加有效更加节约的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同时针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提取把握有效信息,进而进行相对应的指令和控制。在针对系统分布式控制设计进行操作当中,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的形式进一步有效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这样可以形成分支框架,然后分门别类的管理信息,以此使中央处理器更有效的进行分布式的控制设计,与不同的智能化设备进行充分的连接,实现有效融合,互相资源共享,这样可以进一步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控制效果。

5.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设计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远程监控的效能和价值,实现远程监控设计,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电缆安装或者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维修费用。同时通过远程监控更加安全可靠,这对于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远程监控设计与方法是关键性的核心技术,有着巨大的可用性和实效性,在当前电力工程项目进一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可以有效通过远程监控技术的有效作用和科学合理的设计,进一步加快信息的通讯速度,充分满足电网的实时控制要求,使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相关设计方案,确保信息获取更及时有效,这样可以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五、结语: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充分明确,在当前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广泛应用和普及的背景下,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融入计算机技术,落实计算机设计策略,进而为设计质量、设计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推动电气自动化行业实现创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辉,张喜峰,曾建强,孔亮.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5):110.

[2]宋来.基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金属通报,2016,11(1):80-81.

[3]辛欣,周瑞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学,2019(04):81.

[4]高珊.浅谈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5(0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