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

邹晓菊

云南工商学院,650000

摘要: 在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门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在整个本科的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目前环境下,使用传统模式教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将互联网教学平台引入其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与融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育人助长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本科;计算机基础;互联网+
DOI:10.12721/ccn.2022.15702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也向着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将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部分,普遍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不会去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消耗殆尽。对于实验部分,由于硬件等环境条件的限制,老师通常釆用“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练习”的方法开展实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了然无趣,完全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热情。

(二)教学资源匮乏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依旧停留在纸质教材阶段。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需求,也无法提髙教学质量,学生实验操作只能通过教材去学习实验操作,倘若遇到实验步骤外的突发情况,学生完全无法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久而久之,不仅会禁锢学生探求课堂之外计算机知识的欲望,还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考评机制落后

在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的实验拫告的期末考试试卷依旧采用纸质档的形式。采用纸质档的形式无法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准确的跟踪,导致期末时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长久下去,就让学生只会注重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无法彻底地去理解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

(一)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辅导

大学计算机教学涉及全校学生,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而有的学生需要课下再花费一些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越是需要课下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操作水平往往比较差,所以课下辅导就成了必不可缺的手段。现在微信、QQ群、腾讯会议等软件交流非常方便,不仅可以打字语音,而且可以视频、共享屏幕等,这就为课下辅导提供了方便,能够语音解决的就用语音解决,不能用语音解决的可以共享屏幕,还可以把共性问题录成视频放到群里供学生学习,从而使操作水平差的学生迎面赶上。

(二)巧妙设计实验案例

设计案例从兴趣性、综合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让学生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也收获了实用的文档排版。Word应用是Excel应用和PowerPoint应用的基础。以最基础的word应用为例,假定基本的Word知识都已经掌握之后,设计最后一次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一个实用的综合案例,让学生有成就感和使命感。如以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为例,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完整的排版,最终完成自动生成目录。首先,根据给出一个文字、图片和图表等混合在一起的原文,文字字体大小不一。文章很完整,从绪论到致谢,让学生感觉非常实用,同时这个例子也包含以前所学知识,能够看出所有学生的水平,并且也是一个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其次,根据格式设置合理步骤。步骤如下:1.每一章需要新起一页,因此需要添加分页符;2.一级标题(如:第1章、第2章等字样共六章)黑体,三号,居中,段前24磅,段后18磅,行距固定值20磅;3.二级标题(如:1.1选题的背景与目的;1.2等字样)黑体,小三号,两端对齐,左顶格,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4.三级标题(如1.3.1技术可行性、1.3.2等字样)黑体,四号,两端对齐,左顶格,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5.正文,小四号,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倍行距;6.目录,目录页面居中写上“目录”两个字,格式:黑体,三号,中间空2字符;目录显示要求:宋体,小四,自动生成目录,标题控制在3级,行距最小值20磅,在正文第一章的前一页;7.图和表加上标题,并使用文本框使图表和各标题组合起来。8.页眉,奇数页,内容:XXXX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小五号字,居中;偶数页,内容:作者:论文题目,格式:小五号字,居中;9.页脚插入页码(目录和正文页分开编页码),因此需要插入分节符;从设计步骤来看,几乎涉及了Word的所有常见功能,对学生是一个综合考查。针对参差不同的操作水平,前七步全体学生要求,第八步根据学生程度可以要求不同,可以要求页眉奇偶页相同和不同,第九步根据学生程度,可以只插入页码,也可以按要求完成。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期末考试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一个指挥棒,因此评价要科学,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的差别,一定要让学生的付出与收获要成正比,因此更应该强调平时成绩的重要性。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征,可以设置为综合成绩=平时成绩*50%+卷面成绩*50%;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勤是督促学生进行上课的一种重要手段,每次课程都考勤,一次不到扣1分,没有上限。

三、结束语

目前,国家对于教育事业所提出的需求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更是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其创新创造的能力。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搭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平台的搭建也能够促进现在教学向着数字化、智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会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参考文献

[1]包空军,王鹏远,苏虹.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9.

[2]张毅.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9):141-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