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量、质量技术监督如何在计量工作中发挥它的巨大潜能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就开始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程度上的描述和使用。我们在古代的时候对计量单位统一称为度量衡或者是全度。时至今日计量单位的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原始的含义其实只是对于一些长度容积进行介绍。而对于计量和质量的测量,主要还是以一些尺子、斗或者是称来作为一个测量的主要器具。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以及相关的贸易和科研等不同的时间过程当中,无论哪一项工作,每天的每一刻都在无时无刻的进行着不同次数的测量活动。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利用这些测得的数据和手段来认识我们真正的世界。比如人们对于时间的测量是利用手表或者是一些钟表来进行的,比如对于一些距离的认识,更多的是使用尺子来进行测量的,对于面积的认识更多是用一些乘法以后的结果来认识的。对于体积更多的也是一样的,用一个容积来进行测量。其中也包括对于重量的测量使用等一些相关的测量工具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测量。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将一些农业在工作方面的安排和对于一些狩猎当中所围猎面积的大小以及一些对于粮食交换和贵重物品保存等相关的重要的计算,都要用这些度量衡来对其进行测量。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些自己的感知和感觉器官来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测量和时间长短来进行感受。其中也包括对于物体大小等相关的感知环节,要使这种测量方法变得准确和正确,唯一可靠并且能够使得测量出来的结果在全社会当中有一致的认可性,这种复杂的相关活动其实就是计量的本质。而对于现在实际我们所指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计量和测量,在其范围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古时所提出的度量衡或者是全度。伴随着在社会方面和生产以及科学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测量的范围也渐渐的开始变得更加广泛起来,由于测量的准确度也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进行提高,所以测量的工具和测量的技术也是不断发展的。
自从20世纪后期开始,对于一些微电子技术以及一些高分子合成等方面的高科技技术,已经在国际贸易当中不断的扩大。其中也包括一些类似如量子力学和生物工程以及海洋工程等相关技术,在其应用方面以及生产的现代化方面,已经开始不断的扩大起来。这也使得在计量方面逐渐的发展成为一名新兴的学科,并且具有相对复杂的综合性这个学科的名称其实就是计量学。
通常来讲,计量是一个结合技术和管理做为一体的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活动,他的技术行为主要是通过一些对于正确的数据测量而体现出来的结果来实现的,他的监督行为主要是通过一些法律法规的管理和活动来进行的计量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①统一性。
这种特征是计量在其最为根源上的本质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特征,由于我们在对一个物体进行测量时,应当为了能够使得所有人的规格变得更加统一,就要使得其在统一性上满足全世界的要求。而不单单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来说,是通用的统一性,其实主要还是体现在一些计量单位和一些计量数值上的本质统一。对于我们前者来说,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后者是前者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满足测量,在其实际情况当中所提出来的要求和条件,同时我们应当保证所有的测量结果在一致性上应该保证其误差范围都处于一个相似的合理区间内,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些时间地点或者是方法不同以及一些不良的器具,或者是由于测量人之间的技术不同而导致的一些最终的测量结果,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和改变。
②准确性。
这是计量的核心,也是计量权威的象征。一切科技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精度。③社会性。
这一特点突出了测量范围的广泛性。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到国际交流等等。
④溯源性。
这一特点为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供了基本保证,是两者在技术上可以追溯的地方。任何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是通过一个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相联系的。
⑤合法性。
事实上,这一特征明确指出,测量行为受法律保护,测量行为应依法进行,否则测量的均匀性和准确性无法讨论。
2. 计量、质量技术监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计量、质量和技术监督是现代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技术工作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紧密,生产合作越来越广泛。许多产品项目和服务跨越了国界。要成功有效地将成千上万家企业生产的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装成高效优质的整机,关键在于高度的技术统一和广泛的协调,以及科学和现代化的管理。标准化、计量检定和测试、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是实现统一规格、程序和技术参数,保证协作件“质量”和“数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实现统一协调的技术保证。
2.2计量、质量和技术监督是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基础
一个国家的计量、质量和技术监督(标准化、计量和质量)水平是一个标尺,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社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征是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共享。此前,我国的一些出口商品很难进入国外超市,因为我们没有采用商品编码技术、统一编码、统一量化和计算机技术标准化,这是我国计量、质量技术监督的薄弱环节。为了适应这种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多年来一直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把代码信息作为各个管理部门信息传递的纽带,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组织机构代码IC卡发展规划已纳入国家金卡工程总体规划,组织机构代码体系参与财税经贸联网工程,不仅加强了代码在国家宏观管理和建立监管机制中的作用,也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管理。
2.3计量、质量和技术监督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标准化、计量和质量检验在国防先进技术体系中尤为重要。“两弹一星”研制发射成功,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发射返回成功,以及“嫦娥卫星”“玉兔探月”,从结构设计到硬度测量;原材料需要标准、强度和硬度测量、运行方向和速度的力学和无线电时间和频率测量等。一些关键部分的测量测试“差一点”就将“失去千里”,甚至导致发射失败。现代国防不仅要求测量精度高,而且要求统一的数值。国家计量标准体系、国家量值传递和校准服务体系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2.4计量、质量和技术监督是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证。
按照《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质量法》、《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涉及人体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产品实行强制性标准,对一些必须严格管理的重要产品实行工业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监管制度和开业审查。有效保障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
参考文献:
[1]孟祥刚.浅谈如何提高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水平[J].科技信息,2011(09).
[2]许俊荣.浅谈质量监督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技术监督,2000(02).
[3]叶伟平.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