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崔文婧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政府按计算机网络中心

摘要: 如今互联网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地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便是比较庞大的数据也可以得到很快的处理,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给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改变和便利的同时,同时出现的还有严重的安全管理问题。如今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市场经济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大,这时如何可以解决数据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则成为了如今比较难解以决的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02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互联网技术近些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但是互联网在应用时会产生巨大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涉及到了人们对社会管理和资源分配等领域,被大家称作是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是当今网络通信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但是计算机信息的管理技术在应用的时候会带来大量的信息数据,随即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则需要对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进行更加灵活的应用,来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

一、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1、个人信息的泄露

我们中国因为人口庞大,导致网络的使用数量也是庞大的,中国如今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使用了互联网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确实得到了诸多的便利,但是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会不断的形成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因为网络安全系数并不高,所以有许多人的隐私性的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

2、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护问题

如今网民的群体广大,这就造成了计算机的云数据管理中心收集的数据庞大的现状,因此数据的处理工作非常有难度,数据的防护安全工作难度加大且复杂,也就增大了使用者的信息被泄露的风险,目前网络的安全正在受着病毒和黑客两种威胁。

3、网络安全的管理问题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操作者在使用信息技术网络时的安全防御的加强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安全的水平想要不断的得到提升,其中计算机的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比如操作者在操作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而使得计算机的网络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操作员长期不合理的操作习惯会造成操作员对其自身的操作问题意识不到,就更加不会意识到违规操作对网络造成的危险了。

二、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对网络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1、互联网的开放使用

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如今大数据的背景下,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许多多的企业都借助着互联网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但是这也吸引了许多不法分子想要借助互联网的漏洞利用非法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些违法行为让各种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虽然计算机网络本身是有IP协议的自我保护功能的,但是因为这个功能的性能不强,导致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安全系数很低,从而无法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2、计算机网络操作者存在不当使用情况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的操作准确性是计算机能否发挥网络功能作用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计算机操作者的操作习惯不尽相同,而如果操作者的操作不熟练会让计算机形成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另外计算机的安全性也要求操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比如电脑用户的安全口令、密钥等设置,如果不受到重视都有可能给计算机带来安全隐患。

三、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1、不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水平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想要提高,首要的是提高操作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对操作者的安全意识进行不断地加强,比如开展一些针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的讲座和培训活动,使得工作人员和操作者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理念加强。

2、积极构建健全安全体系

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具备安全体系,为计算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贯彻落实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完善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模型,形成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加大培养管理技术人才的力度,以保证更好的储备素质水平较高的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落实网络安全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社会与相关部门应全面促进安全机制的发展,制定科学规划,强化网络安全培训力度,并进一步优化安全体系,不断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制度为约束,全面优化网络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在改进并健全安全体系的基础上,也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积极制定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并在道德层面展开必要的疏导工作,以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深入掌握工作要点,以保证网络发展安全性的提升,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不断优化计算机信息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密切的关系,也是防护计算机信息安全不可或缺的防护政策。而最主要的方式则是在访问网络数据的时候采用安全控制措施,在对防火墙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对内部用户与网络进行等级化地保护,以免外部用户借助非法手段攻击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不断增强内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稳定程度,不断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也必须要注重防火墙技术预设的重要性,通过这一功能对数据传输的持续性与有效性做出判断,确保用户数据传输的持续性,对没有经过许可的非法用户数据传输进行严格地阻断,在对这一技术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即可有效地规避安装危险插件,对危险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对非法操作进行有效地阻止。如果有必要,则要和其他网络安全产品有效结合,为用户营造更为合理的网络运行环境。

4、加大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监控力度与监测力度

伴随网络病毒类型的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目前阶段,技术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开发,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对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非法性操作予以严格地检测,并对非法侵入情形加以控制。综合考虑不同的分析方法,将其细化成签名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所谓的签名分析方法就是对业内既有计算机网络空缺加以利用,进而有效地检测攻击行为。而统计分析方法就是对统计学理论内容予以运用,从根本上规避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因素,在相关检测技术应用的同时,全面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四、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确实为我国各企业和人们带来诸多的便利和经济效益,但是其中带来的网络问题是需要得到重视的。“大数据”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许多的不法分子钻了孔子,因此大数据时代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因此我国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和提高。这对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合理的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加大网络管理的质量,进而加强网络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营造更为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席洁."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364(32):97.

[2] 巩志远."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运用[J].农家参谋,2018,No.582(09):254.

[3] 范晓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解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No.410(16):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