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如何加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

朱伟国1 周旭岩2

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城市建设中涌现出了很多高楼大厦,建筑材料种类日益丰富。实际施工中,因材料质量直接关乎到项目整体质量,因而规范建材检测工作非常必要的。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材料质检人员要根据相关规定全面做好材料检查与复检,有效检测材料质量从整体上保障材料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建筑材料检测;加强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3.15824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城市建设当中,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增多,建筑相关的材料种类也不断增加,因为材料的质量同工程整体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应当规范相关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针对建筑材料进场过程来看,材料质检人员应对材料开展全面检查,并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材料进场的复检,强化建筑材料检测,全面确保材料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1、建筑材料检测以及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建筑质量是目前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主要考虑之一。改善中国建筑业的弊端是当前人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有关的设计师应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这一领域的漏洞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好的材料测试不仅有利于个人水平的培养,而且与整个建设项目的运作有关。有关建设项目负责人应加强物资管理,形成上下良好的氛围。此外,应该成立风险预防小组来分析可能的问题,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可能性。

2、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2.1检测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针对大部分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者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相关的检测也缺乏规范性,使得整体检测水平不够高。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现阶段广泛存在着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的现象,甚至还有无证上岗的,由于部分单位缺乏对检测工作的关注,还没有健全有关的检测系统,使得部分检测数据出现了偏差,从而对建筑材料检测产生不良影响。

2.2检测设备影响

 需要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如超声检测技术等。而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于相应的设备来实现,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设备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非常直接,设备性能的缺陷或者在使用之前未经校对,就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一些检测工作人员不注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检测设备的性能不断衰减,故障频发,对建筑材料检测产生了极大干扰,而且检测部门不注重设备革新,技术体系陈旧,检测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当前建筑生产需求。

2.3人员影响

 现阶段,在建筑领域材料检测中,存在多种检测手段,而且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这些材料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革新,对检测人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检测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这些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就当前来看,在许多材料部门,从业人员都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个人素养与材料检测需求不相匹配,工作中经常会忽视细节,导致技术应用偏差,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3、加强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需要根据检测机构本身的检验检测活动进行,要遵循“量体裁衣”的原则,确保检验检测机构制定的方针、目标能够达成一致,才能保障检验检测质量。制定管理体系时,需要保证检验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公平性以及科学合理性。通过采用PDCA循环以及风险控制思维来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整体管理,这样有利于规避风险并抓住机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可以适当对管理体系形成文件进行下发,传达至每位工作人员,让相关人员能够了解、理解并有效实施检验检测管理政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既包括大家熟知的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等规范体系,还包括外来文件以及规范文件等。这些管理体系文件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确保检验检测机构持续健康的发展。

3.2提高取样的规范性

 在进行取样时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标准,并且取样人员需要熟悉各种取样操作,提高取样的责任心,保证取样过程及方法符合标准要求。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取样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制定科学的取样方法,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随机取样比例,这样能够保证在进行取样时的科学性。例如,在进行对水泥材料的检测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生产日期、生产编号等进行见证取样,保证对每一个批次的水泥都进行取样,这样能够综合控制整个建筑工程中使用水泥材料的质量,对于一些检测不合格的水泥材料必须要及时的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并进行退场处理,以提升整个工程实体的质量。此外,对于同批量较大的建筑材料还要增加随机取样的比例及频次,从而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有效性。

3.3强化检测人员培训

 应确保各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满足检测要求。相关企业应定期组织各项培训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将相关规范条款融入至培训工作当中,使检测人员在掌握专业检测技术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其次,应使各检测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检测设备,确保其能够充分掌握各项设备及器材的应用要点,提高检测成效。最后,企业应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及时对检测方法加以创新,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3.4使用科学检测设备

 在使用科学先进的设备仪器时要注意好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性的稳定。例如在检测水泥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耐性等性能时,荷载速度的快慢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了确保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规范规定的荷载加速度,并自动记录、联网传输到服务器,减少中间人为环节,降低风险,使其准确、快速地完成试验。

3.5提升专业化检验环境

 对于检测环境,应结合相关法规和要求,全面按照要求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例如弹性改性沥青,它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敏感性,在进行拉伸试验时,环境温度需要科学控制,建议在21℃~25℃之间。在建材方面,选择9组试样,根据相关的拉伸试验,将其三大类同时,借助5℃的温差水平,进行拉伸试验,试验完成时,依次对试样的拉伸强度进行计算,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在28℃环境下,平均拉伸强度低于23℃时的水平。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科学分析,可以充分看出环境温湿度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因此,环境温度或湿度是否会对建材质量产生影响,有必要加强对建材质量控制的重视。

3.6了解检测材料的类型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在材料投入作业使用时往往需要入场前的复检。材料检测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检测项目,对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检测,以保证各项数据都符合国家规定,检测项目中的检测指标也必须满足国家、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要求。

结束语:总之,有关建材检验工作应该得到严格控制。从施工材料进场情况来看,质监部门要对建材进行全面的检验,并按照相关法规,加强建材检验,以保证建材质量,从而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钢.浅析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3):29-30.

[2] 邹秀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27)

[3] 孙艺.探讨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9,1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