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对建筑质量要求以及质量检测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普遍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建筑的质量有巨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其全面的质量管理也关乎着工程项目的质量表现情况,对混凝土材料检测技术予以明确将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1、混凝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行业常用的一种工程材料,在新形势下,大体量、超高层等新型建造业态不断提出,相比于一般工程项目而言,对于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更为复杂。混凝土检测能够量化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进行进入创新和管理的过程中,也能够对于混凝土质量的评价与工艺发展进行全面的奠基。完善混凝土检测技术对于混凝土性能的评价是更加效率且直观的,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可推动于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我想弄特种混凝土等特殊的材料,也可通过检测技术的全面推行,保障其工艺及性能满足要求,保障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助推新型建筑工艺的更好发展。
2、混凝土检测技术要点
2.1回弹法
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的回弹法是指,利用回弹检测仪器,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指标有凝土表面硬度、抗压强度,利用这两个指标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目前这种检测方式发展成熟,并且操作难度较低,易上手好掌握,同时在检测过后不会对混凝土本身的结构造成影响,正因为回弹法具备这些优势,因而目前在我国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活动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在利用这种方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按照原材料、龄期、养护条件等条件为标准选择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标准进行抽检。
2.2钻芯法
使用钻芯法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需要做到两点,(1)准备好相应的工具,需要准备的工具有磨平机、压力试验机、取芯设备等相应的设备,并且要对被检测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数据收集,明确技术和混凝土的技术资料。(2)对简要被检测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处理,选择合理的样本,并且控制好其大小。为了保障混凝土样本满足实验的需求,并且保持相对的完整,因此进行混凝土构取芯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合理的位置进行取芯工作,减少取芯对于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构件内的主筋和管道区域是严禁进行取芯工作的。在使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中的构件的体积确定要钻芯的位置和数量,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需要两个以上的位置进行取芯,获得多个样本。在进行钻芯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钻头的温度情况,对钻头进行及时的冷却,并且要将钻头上的混凝土的土屑及时进行清除,避免对钻头产生影响。
2.3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在施工中,混凝土耐久性属于基础性指标,对施工效果影响大。按照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该项指标侧重于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的整体评估,无论是抗冻性、抗腐蚀性,还是抗渗性,均会影响结构耐久性能,因此不容忽视。抗渗性指的是混凝土对水的抵抗能力,检验标准是Pr2P/10+0.2。研究发现,此项性能是否达标,与混凝土的密实度息息相关,同时还要参考材料的孔隙比。抗渗性能是利用抗渗检测仪进行测试,评估其是否合格,整体操作复杂,对人员和设备要求高。抗冻性检测是冻融循环环境下实施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检测标准为抗压强度下降数值不超过整体的25%(在反复冻融循环中)。针对抗腐蚀性能测试时,为保障测试效果理想,数据准确、可靠,可从结构中取样,将其用检验溶液浸泡,评判混凝土抗腐蚀等级。
2.4混凝土化学性能检测法
在检测混凝土化学性能时,主要是对混凝土钢筋内部的锈蚀情况和碳化深度进行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当混凝土的pH值在9以内时就会破坏钢筋的钝化膜,随即出现锈蚀的情况。钢筋锈蚀后,体积会不断增加,进而在混凝土表面产生顺筋方向的裂缝。在裂缝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汽会顺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结构,使得钢筋的锈蚀程度不断加深,导致混凝土出现剥落问题,具体情况详见图1。在测量碳化深度时,使用的主要工具有凿子和钻,测区表面会出现直径为1.5cm的孔洞,深度与保护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并将孔洞中的碎屑和粉末全部清理干净。孔洞壁四周使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擦拭,做好混凝土表面到有代表性交界处、深处不变色处的垂直距离,从而确定混凝土碳化深度。在读取测量值时,要读取到0.5mm。对比构件设计保护层和测量数据信息,以数据信息为依据,准确推算出基于算法和模型对结构耐久性造成的影响。在测定钢筋内部锈蚀情况时,使用的主要方法为等电位法。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测技术优化对策
为有效促进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进一步完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进一步强化混凝土检测方案的合理性。检测人员应合理选择回弹法或钻芯法或超声波法等,来进行混凝土硬度、强度、裂缝的检测,或者利用组合式方案两两组合,根据工程测绘需求、仪器设备使用现状等来进行混凝土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还要提前编制好检测方案、检测计划。对于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凝固状态以及混凝土膨胀特点等,做好监测数据记录和检测点位确定,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检测有效性。其次,要全面加强检测应用过程。检测人员应当采用最严格的检测标准,严格确定检测中的采样点、悬置点、取样过程,严格使用混凝土检测仪器设备,确保所有的工序都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按步骤完成,不同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形成合力,最终确保混凝土检测水平不断提升。最后,要全面增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检测的设备使用质量。设备的精准度至关重要,为此,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检测中的回弹检测仪、磨平机、压力测试机以及超声波测试仪等设备的测量精度,在实验之前做好参数精准校正,通过正规途径采购仪器设备,在检测中实施多次数据采集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最终确定检测精度。
注重质量缺陷预防,在施工中应注重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检查过流表面。因大坝混凝土长期受到高速水流冲刷,过流表面很容易出现轮廓线变样、局部凹陷等情况,应及时整平处理,利用砂轮将其抹平后,再用亲水性环氧基液涂抹表面;将蜂窝、麻面处凿平,用砂轮将整根裸露铁件切除,再用环氧基液进行气泡修补,气泡直径超过5mm时,利用钢钎将孔口拓开,再用环氧胶泥修补。针对大坝非过流不平整的情况,可将凹陷位置凿平,使混凝土密实处裸露出来,再用水润湿待检测位置后,涂抹干净的水泥浆,再回填预缩砂浆,由此改善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的检测是一项综合化的技术,需要利用回弹法、钻芯法、超声波测量法等实施组合式检测方案设计或者是综合化检测方案开发。只有充分考虑所有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开发重点和混凝土结构重点,才能使混凝土检测技术得到有效利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旭.以某省级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来谈谈检测机构质量改革[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90+192.
[2] 张懿.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128-129.
[3] 赵礼,张晔,谢慧,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实践——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水利,2020(08):53-55.
[4] 丁百湛,周子翔.学习GB/T32987-2016《混凝土路面砖性能试验方法》的体会[J].砖瓦,2017(10):114-116.
[5]孙振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