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张忠义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572400

摘要: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不长,而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这就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一轮课改强调,教师要有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逻辑性。在开展实验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好自己的教学方式,将新课改中的核心素养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实验的特点,探讨了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的概念贯穿其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们要加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培养核心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

一、化学素质教育概述与以学科素质为本的培养目标

(一)学生对化学的理解

近几年,新一轮的新课改在中学教学中不断地深化,主要是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的一些问题与缺陷加以修正与攻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质量,使其在学生中获得平衡的发展与培养。这说明了核心素养在学校中的重要性。在化学这一学科中,包含着“宏观识别与微观探究”、“变化观”与“平衡思维”、“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二)以学科素质为本的人才培养是必然的

核心素养教育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体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每个公民的根本要求。为了满足新一轮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基础来培养学生,让他们在更加积极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要以化学学科所包含的核心素养为依据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策略

1.搞好基本概念的教学

对基本概念的透彻了解是提升学生宏观识别和微观分析能力的关键途径,只有在对基本概念有了足够的把握之后,他们才能对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据此设计出个性化的探索性实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基础概念的教学,要注重对类似的基础概念的区别,使其更加牢固,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因为高中化学课程所含的基本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比较吃力,所以老师要注重创设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和资源,把这些概念形象地转换成形象的东西,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同时,老师要分清不同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强调在实际操作中强调重点、难点的内容。比如,在讲授“化学计量”的时候,老师要考虑到这个单元的基本观念是“物质的量”,而“物质的量”这个基本的概念,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认知深度,促进他们的宏观识别和微观探究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这个基本概念的解释,从分子、原子的层面,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视角来理解物质的性质,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物质的量”形象化地展现出来,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材料,将“物质的量”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为以后的实验设计和化学计算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以任务为动力

在高中的时候,化学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生活化的化学现象和情境素材,还能让高中生去思考化学的知识、现象、本质,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的教学之中。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合理、有目的、有目的地给高中生创造符合他们的认知特征的问题情景,从而让他们对化学实验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一个特定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能够让高中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化学知识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具有的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可以重新塑造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培养严谨的化学探究精神,鼓励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进行化学实验。当然,化学教师创建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应该是可信的,真实的,而且还要具有情感性和知识性,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实验教学情境之中,从而提高高中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学习效率。如果有机会,可以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多参加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用自己的知识来制作洗发水或者是提取玫瑰精油。

 3.强调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一种科学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问题转化为答案。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疑惑、焦虑时,教师应让他们用问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加以指导,让他们带着问题和对新知识的渴求进入探究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地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教科书上的确认性实验,如能将其改为研究性实验,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具体方法包括:一是根据课本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化学性质比较复杂的物质,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他们在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的学习情境,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以其求知的心态去设计自己的实验,以求解决问题。

4.标准化实验程序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科学发现中的创造能力,同时,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高中生也可以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理论知识中存在的缺陷,并根据这些缺陷,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在对高中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细致的观察的实验的时候,老师要让他们明白“不要随便下结论,不要盲从别人的观点,也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才能培养出一种尊重科学真理的实验态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和教育下,学生们已经建立起了在发现并提出化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确定了化学实验的探究目的,设计了一套详细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实验研究中,与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学习经验,用分析讨论的方式,让他们的化学思维进行有效的碰撞,从而得到智慧的结晶。同时,学生们应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仔细的思考,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绿色环保意识,以适应目前经济型社会的建设。化学老师还应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对涉及到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

结语:在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情况下,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让他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将他们的科学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志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项目学习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1(35):63-64.

[2]覃丽萍.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审思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