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选研讨主题是前提
研讨主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后续环节的成功与否。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时政热点、难易程度等精心选择恰当的研讨主题。
(一)紧扣教学目标选择研讨主题
比如“军事理论课”作为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涵盖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章内容,每章又包含许多小节,内容丰富,容量庞大,覆盖面广,而《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36学时,实际上各普通高校根本未开齐开足。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紧扣课程中的教学重点或难点确定研讨主题,把研讨时间和机会用在“刀刃”上。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任意选题,有可能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踊跃参加,实则难以达到本门课的教学目的。如,第二章《军事思想》内容繁多,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而现代军事思想又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代领导集体的军事思想,比如抓住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教学重点,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为什么说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信息化条件下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有没有过时”等研讨主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讨论交流,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尤其是人民战争思想这一核心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二)结合时政热点选择研讨主题
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捕捉国际国内政治、军事新动态、新趋势的高度敏感性。如第三章《战略环境》,就不能纯粹按教材编排教学,因为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又纷繁复杂,与邻国关于海洋权益的领海、资源争端不断……在教学中,笔者选取“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时政热点作为研讨主题,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认真、积极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热烈、踊跃,通过研讨,对钓鱼岛、南海的历史渊源、争议现状了如指掌,从而树立起捍卫我国主权、保卫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这比在课堂上干瘪瘪地讲授“钓鱼岛、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研讨式教学实施
(1)研讨教学的准备
教员准备工作包括:①科学设定研讨问题。选定研讨案例后,深入挖掘该案例中涉及作战战备、专业训练和管理领域的法规要素,合理设置研讨问题。研讨问题既要避免过于空泛和艰涩,也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问题答案不能简单化、标准化,应具有一定的发散性,以便学员开展深入的探索研究和讨论交流。②精心设计研讨方案。教员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与临场应变能力,制定完善的研讨方案,精心设计研讨环节,加强预想预判。例如,当研讨出现“冷场”时,应引导发言、活跃气氛;当双方争论激烈、僵持不下时,应化解疏导,避免“烂场”现象发生。③开展课前教育动员。通常情况下,有过战勤岗位经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员,对军事法规研讨教学持欢迎态度,渴望借助这一平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素质。而缺乏战勤岗位经历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员,往往自信心较差,对研讨教学存在畏惧和抵触心理。教员应利用教学动员会,开展激励教育和思想发动,鼓励学员积极参与。④完成研讨教学编组。通过学情调查掌握学员的文化基础、部队工作经历、语言表达能力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强弱搭配、专业互补的原则,将研讨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并指定专业基础较好、性格外向、综合素质较强的雷达战勤专业学员担任小组长。⑤下达研讨教学任务。研讨教学开课前一周,教员将研讨题目下发给学员作准备。同时,介绍研讨方案、教学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等,讲解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的方法和要求。学员在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①完成理论知识储备。学员针对教员布置的研讨问题,对相关法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全面掌握军事法规知识,打牢理论基础。②开展独立探索。学员按照教员要求,自学研讨问题的背景知识,独立查找资料,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开展分析研究和深入思考,总结提炼研讨观点;教员应重点了解非战勤专业、基础较差学员的学习困难,适时进行个别辅导。③实行合作研究。学员在小组内将独立探索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讨论,阐述个人的观点和理由,小组内展开辩论,集中研究后形成统一意见,然后各小组推选学员,做好课堂重点发言的准备。
(2)研讨教学的实施
结合研讨案例“一起值班差错和责任事故,谁之责?”,说明该课程研讨式教学实施方法。①引入研讨主题。首先,由教员详细讲解该研讨案例的发生背景,如时间、地点、作战任务、值班方式、装备情况等;介绍案例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如指挥员和值班员的基本情况、岗位职责等;重点介绍该案例发生的主要经过和前因后果。然后引出研讨问题:在本次事故中,有哪些方面违反了军事法规?你认为该站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是否合理?应该从哪些方面总结本次事故的原因教训?下一步应如何整改?②集中研讨。各小组推选学员登台陈述,小组成员补充发言,然后展开讨论交流。教员适时适度启发引导,围绕该案例中蕴含的作战战备类法规、专业训练类法规、管理类法规等方面内容,鼓励学员积极发表见解。教员可从“该事故定性的法规依据”“直接当事人的责任区分”“多部法规竞合问题”等方面制造矛盾冲突,使学员能从法规的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推动研讨教学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每名学员研讨发言后,教员及时总结、提炼主要观点,表扬其中的亮点,鼓励学员质疑他人观点。但应法理充分、紧扣主题,防止因个别学员刻意追求新奇而出现的钻牛角尖和跑题现象。当学员对研讨问题形成共识,达到预期效果时,再适时转换到下一个问题。③总结归纳。研讨的最后阶段,由教员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在军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研讨要点。如本案例中的“值班人员的资格条件”“事故的定性与处理”“装备开机三检查”等讨论要点,在形成研讨共识后,由教员概括。而对法规条文中无刚性规定、探讨性较强的内容,如本案例涉及的“值班编组方法”“紧急特情处置程序”“值班岗位协同方法”等,可不做对或错的绝对性评价,应留给学员课后回味、思考的空间。④教学讲评。由教员对研讨教学全过程进行总结点评,讲评学员学习态度,表扬研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学员,肯定学员取得的成绩;帮助学员分析在研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体会和收获,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学习法规、运用法规。
研讨式”教学的使用可以最广泛的发动学员,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研讨”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学到知识的成就感。任课教员可以根据“研讨式”教学的开展情况,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置一定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为研讨热烈、勇于发言、富有成效的学员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学员学习主动新。在课后作业的设定上也要打破以往传统的纸质作业,可以采取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平台进行课后作业设定,进一步提升学员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