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进行测定、分析、总结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设定明确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编制与教学培训相关的整体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阶段的时间,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时,应该要求高中学生从自身天赋秉性、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几方面着手,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理想紧密融合在一起,确保个人理想目标顺利实现。
2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升学报考的需求
新高考理念的提出和实施,要求高中阶段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升学报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助于学生填好志愿,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进入大学学习深造以及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因为受到自身社会认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并未明确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所以,高中学生几乎无法独立的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对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应该通过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意见和建议的方式,帮助高中学生填写志愿,为学生个人理想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高中既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影响高中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由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念与独立思想,大多数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天赋秉性、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所以,其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因为受到家庭、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中教师应该通过开展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在初步了解各个行业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前提下,确保学生人生理想的顺利实现。
2.3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就业市场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比如,美国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理念,德国提出了工业4.0理念,而我国则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随着传统落后产能与夕阳产业逐步被时代淘汰,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在高中阶段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激励学生在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3新高考下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3.1完善综合课程体系
根据新高考改革提出的要求,高中学校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必须根据高中学生学习特点和要求,建立完善综合性课程体系,冲破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到高中课程体系中,转变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保证高中学生掌握基本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推动德育教育的全面开展,确保学生始终处在正确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上。
3.2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高中学校在设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应该采取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开设社团课、选修课、综合课、讲座课,在高二和高三阶段开设实践课,高三开设虚拟课程的方式,推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开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方式,从生活、学业、心理健康、升学、职业等各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借助内容丰富的图文、视频、音频教育资源,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和展示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不同类型的职业,要求学生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为学生合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高中学校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力度,只有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积极的配合学校和教师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不同的层面锻炼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为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教师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还应指导学生家长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建立和谐家庭环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树立榜样,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为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4挖掘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联系
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求高中学校必须将校内教育资源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要求,设计和印制《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教材,布置学生职业生涯活动成长记录、推销自己等职业生涯规划作业,为后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多媒体教学工具与互联网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向学生详细的讲解与专业、大学、未来职业等相关的知识,要求学生在熟悉专业名称、基本情况、专业升学与就业方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3.5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素质
很多高中学校因为受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过度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升学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未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组建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由于高中教师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导者,所以,高中学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推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高中学校在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时,还应加强现有心理健康教师、思想政治教师等培训教育工作的力度,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结语
总之,新高考制度的深化实施要求,高中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不仅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而且还应根据当前高中课程设置、学生知识储备以及身心发展的详细情况,运用内容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开展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同时,认清自我,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