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医药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

覃天水

巴迪泰(广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30000

摘要: 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十分迅猛,。在医药技术发展与革新的情况下,生物技术的使用对制药业的产能、效率、安全、稳定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医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生物技术在医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未来的生物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制药工程;生物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生物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生物技术。所谓生物技术,类似于仿生学,在基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某一种特质的新物质或者新品系。而所谓的生物信息技术,则是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生物技术的目标,是典型的学科交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及存储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生物技术注入了新的可能,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更加重要和广泛。

1生物制药技术内涵

生物制药技术是基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制药工艺,在制药过程中,生物制药技术不仅实现了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而且规范使用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理念,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器官、体液等诸多层面出发,生产具有较高药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药物,有效地满足了患者用药需求,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促进了制药产业及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在生物工程研究中,生物制药已经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研究领域,其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2制药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2.1细胞工程

大多数生物制药所使用的原料为植物,这主要是由于植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将植物作为药品的原材料,可以保证药品具有较为温和的性质与稳定的药效,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副作用。将中药制药与西药制药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药效。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大多数植物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需耗费较长的时间,不能充分满足制药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只需将细胞工程与生物制药有机结合,实现对植物的规模化种植。

2.2应用于临床医学信号的处理

临床医学信号一般指的是携带生命体征、状态和成分的信号。对这类的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分析,能够对目标生命体的状态、局部功能、生命体征、和生物成分进行分析。这是生物信息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当中的一个主要应用。一方面,由于信号中含有当前目标的生命体征和状态信息,因此,通过接受这类信号,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准确地了解到当前目标的真实状态,可以在临床上辅助进行诊断和治疗(帮助确定病灶等);另一方面,由于生物信息技术能够对目标生物成分进行分析,因此,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这与生物信息技术对中药材的成分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它能够将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紧密结合,使得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大放异彩,以此作为基础技术的中成药制备工艺和名药方的应用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

2.3神经类药物生产

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较为突出,他们在情感、动作等表达上与正常人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另外,有的精神病患者还会因为心理障碍严重、精神错乱等原因,出现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近年来,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有所增加,这与应激因素增多,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精神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要求人们加大神经类药物生产。新时期,在生物制药技术支撑下,人们不仅可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神经类药物,而且可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精神疾病治疗药物,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2.4生物技术在酶工程方面的应用

酶工程的技术核心是生物活性酶,通过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充分地利用酶物质的催化作用,实现对微生物的催化,将原料转化为药物制造有用的物质。其中主要涉及酶固转化、酶改造、酶锈蚀以及酶反应等。从而在药物制造方面得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促进生产酶物质的种类增加,质量提升,使得制造所得的药物质量进一步提升。

3生物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生物信息技术仍然是高精尖技术,仅由少部分企业把持,一般的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都很难接触到相关的技术。这限制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讲,并不利于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生物医药应用生物信息技术的成本过高,导致的结果就是相关的科研成果(诊断和治疗方式以及药物)价格非常昂贵,难以应用于普通百姓。笔者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技术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帮助更多的人治疗和保障身心健康。因此,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得到开放,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样的红利。其市场发展规律如同电子产品一样,最开始的时候,核心技术被严格把持和控制,导致电子产品的价格昂贵;随着相关技术的研发、迭代和不断开放,电子产品的价格一路下跌,如今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必需品。生物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其作为未来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笔者相信,随着竞争和迭代,生物信息技术更多的核心技术将面向大众开放,届时相关药品的成本将会逐渐下降、产能将直线提高,不仅能够提升药品市场的整体质量,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一举多得。但是,生物信息技术是对生物的体征、特性、成分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在这过程中很容易触碰到伦理的底线。例如,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强行修改新生儿的部分基因序列,使其具备某些能力,这对于人类的安全会造成巨大的威胁,也是对人类伦理的挑战,违背了大自然的法则。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生物信息技术的使用门槛将会降低,上述的情况将会更加不可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核心技术全面开放之后,这可能也会给相关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其可能导致大量的低质量药品流入市场,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未来我们在逐步开放管制的同时,也要对生物制药领域保持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对于化工合成制药效果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制药单位只有充分认识到生物制药技术的技术原理和优势,深入研究固定化酶、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诸多生物制药技术,并加强这些生物技术在化工合成制药工艺中的应用,才能有效地提升化工合成制药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制药成本,继而促进制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满足患者的用药需要,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平,张晔.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路线图构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5.

[2]刘昌孝.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的再思考[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04):469-475.

[3]金家贵,王建东,张红,杨林.医药生物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5(01):113-116.

[4]“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文)[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5(01):57-81.

[5]刘静,李冬雪,范晓.我国生物技术政策的演进与发展趋向[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7(06):117-121.